说明:最全专利文库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 17.180 A 60 GD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8872—2012 活细胞样品纳米结构的磁驱动轻敲模式 原子力显微镜检测方法 Testing method of magnetic lightly-striking mode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for nanotopography of living cells 2012-11-05发布 2013-02-15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28872—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9)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本标准主要参加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东、韩立、孙全梅、陈佩佩、冯建涛、陈龙、殷伯华、初明璋、林云生、杨勇骥 I GB/T28872—2012 活细胞样品纳米结构的磁驱动轻敲模式 原子力显微镜检测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磁驱动轻敲模式原子力显微镜检测活细胞样品的技术和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磁驱动轻敲模式原子力显微镜对活细胞的形貌和物性的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1636一2008微束分析电子探针显微分析(EPMA)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21636一200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活细胞样品livingcells 离体培养或急性分离的细胞。 3.2 磁驱动轻敲模式原子力显微镜 magnetic lightly-strikingmodeatomicforcemicroscope 使用交变磁场驱动背面镀有磁膜的微悬臂探针对样品形貌及物性进行轻敲模式检测的原子力显 微镜。 3. 3 磁性悬臂 magnetic cantilever 背面镀有磁膜的微悬臂。 3. 4 振幅衰减值 直magnitude of amplitude damping 微悬臂的工作振幅与自由振幅的比值。 4基本原理 原子力显微镜(atomicforcemicroscope,AFM)采用带有针尖的对微弱力极其敏感的微悬臂在样 品表面进行扫描从而得到图像。扫描过程中,针尖顶部最外层原子与样品表面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使微悬臂不断发生形变或改变运动状态,因此一束激光经由微悬臂的光滑背面反射到光电检测器上的 位置也不断发生变化。AFM就是通过光电检测器来检测微悬臂的状态从而获得样品形貌和作用力等 信息。 原子力显微镜的磁驱动轻敲模式适合于对生物样品等柔软物体进行非破坏性成像,该模式使用交 变磁场驱动背面镀有磁膜的微悬臂探针,使其以特定振幅进行高频振动,同时由压电陶瓷驱动扫描器在 1 GB/T 28872—2012 样品表面进行光栅式扫描,样品与探针的相互作用将影响微悬臂的振幅。在扫描过程中,一束激光照射 到微悬臂的背面并反射到一个光电检测器上,检测器不同象限接收到的激光光强的差异与微悬臂的振 幅增减存在一定比例关系。通过检测微悬臂的振幅变化,压电陶瓷对样品与探针之间的距离进行相应 的调整,使微悬臂的振幅维持恒定并将调整信号转化处理得到检测样品的三维形貌图。同时通过对比 驱动相位和实际振荡相位之间的相差获得检测样品的物性特征。见图1。 说明: 1 光电检测器; 2 交变磁场; 3——磁性悬臂与探针。 图1磁驱动轻敲模式示意图 5仪器设备 磁驱动轻敲模式原子力显微镜 6活细胞样品准备 活细胞样品应为贴壁状态良好的培养细胞或急性分离的细胞。 7磁驱动原子力显微镜系统的准备工作 7.1选择扫描器(推荐扫描范围为100μm×100μm)和磁性悬臂,建议检测细胞应选择弹性常数小于 1N/m的磁性悬臂 7.2使用3次蒸馏水浸泡磁性悬臂并将其固定在扫描器顶端,然后将扫描器安装于原子力显微镜扫描 台上。 7.3调节检测激光,使之照射于微悬臂的末端。 7.4选择与载有活细胞样品同等规格的培养血或玻片为参照物,在大气环境中接近至样品表面距探针 2 GB/T28872—2012 约200um处。 7.5取下参照物,更换为载有活细胞样品的培养皿或玻片液体池,使微悬臂直接浸入活细胞生理溶液 中,避免气泡的产生影响微悬臂状态。 7.6在微悬臂浸人溶液后,将其放置10min,使悬臂与环境达到热平衡。 7.7调节光电检测器的位置使检测到的光强最大。 8 检测分析步骤 8.1i 设定驱动振幅,确定悬臂的共振频率。(常规下,探针在溶液中的驱动频率为空气中共振频率的三 分之一左右。) 8.2根据悬臂的共振频率确定扫描时探针的驱动频率,建议选择驱动频率接近探针的共振频率。 8.3设置判定悬臂与样品接触的振幅衰减值(建议设定为减小到溶液下自由振幅的80%~90%),驱 动样品直至样品表面和探针接触。 8.4设定扫描范围开始扫描检测,并根据生物样品的粗糙度选择合适的积分增益、比例增益以及扫描 速率。 8.5逐步缩小扫描范围,寻找目标部位进行成像。 8. 6 在进行样品表面三维形貌成像的同时,获取相差图及振幅图以表征样品硬度、弹粘性等物性。 9 检测结果报告 检测结果报告需包括以下信息: 检测报告的唯一编号; a) b) 样品名称; 样品的送样日期; d) 送样人姓名、单位地址及联系方式; e) 检测内容与要求; f) 样品的检测日期; 检测仪器型号及工作条件; g) h) 检测结果和必要的说明; i) 报告人及负责人的签字; j) 检测实验室名称和地址; k) 检测报告的页码。 检测报告发布可参考附录A。 3
GB-T 28872-2012 活细胞样品纳米结构的磁驱动轻敲模式原子力显微镜检测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2-11 17:30:48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885.2 KB)
分享
友情链接
GB-T 41800-2022 信息技术 传感器网络 爆炸危险化学品贮存安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pdf
T-GXJNJP 002—2022 广西节能降碳技术创新奖 评选办法.pdf
GB-T 34073-2017 物联网压力变送器规范.pdf
GB-T 42332-2023 海岛及周边海域地形图测绘规范.pdf
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十问十答”.pdf
数据安全实践指南 读书笔记.pdf
ISO 14644-4 2022 Cleanrooms and associated controlled environments — Part 4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start-up.pdf
T-ZSA 164—2023 人工智能应用创新 智能云基础设施技术规范.pdf
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加强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pdf
T-CSPSTC 75—2021 微动探测技术规程.pdf
T-CDJC 003—2022 交联聚乙烯卷材浮筑楼板隔声保温系统应用技术标准.pdf
T-SESA 0003—2022 电竞场馆建设规范.pdf
GB-T 25063-2010 信息安全技术 服务器安全测评要求.pdf
GB-T 17903.3-2024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抗抵赖 第3部分:采用非对称技术的机制.pdf
GB-T 34680.2-2021 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 第2部分:信息基础设施.pdf
DB44-T 1944-2016 碳排放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广东省.pdf
GB-T 24822-2009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维修故障编码规范.pdf
SN-T 1417-2004 国境口岸除鼠规程.pdf
DB37-T 4649.4—2023 智能制造 第4部分:数字化车间评价体系指南 山东省.pdf
GB-T 31495.2-2015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保障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第2部分:指标体系.pdf
1
/
3
7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885.2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