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蚌埠市龙子湖景区条例
(2015年12月28日蚌埠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 2016年3月31日安徽省第十二
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批准 2018年4
月27日蚌埠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
议修改 根据2018年6月1日安徽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
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批准 《蚌埠市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 》的决议修
正2019年12月4日蚌埠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第十六次会议修订通过 2020年3月27日安徽省第十三届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批准)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
第三章 保 护
第四章 利用和管理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 2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龙子湖景区的保护 ,有效管理 、永
续利用景区资源 ,根据国务院 《风景名胜区条例 》和有关法
律、行政法规,结合龙子湖景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龙子湖景区的规划 、建设、保护、
利用和管理。
龙子湖景区 (以下简称景区 )是龙子湖风景名胜区的组
成部分。其范围北起淮河 ,东沿环湖东路 、仇岗路、京沪铁
路货运线 、曹山路,南至黄山大道 ,西沿解放路 、环湖西路 、
雪华山西路 、胜利东路 、珠城路、淮河东路 、圈堤东路至淮
河,面积18.1平方公里。
第三条 景区内文物 、宗教活动场所 、烈士陵园的管理
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四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景区保护和管理协调机
制,加强基础设施和文化旅游设施建设 ,保障景区规划 、建
设、保护和管理的经费投入。
市经济开发区管理机构和龙子湖区 、蚌山区人民政府按
照管辖范围和工作职责,做好景区保护、管理的相关工作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 (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景区的监督管
理工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景区的有关监督管
理工作。
第五条 龙子湖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 (以下简称风景名- 3 -胜区管理机构 )具体实施龙子湖景区的保护 、利用和统一管
理工作。
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
第六条 龙子湖风景名胜区规划是景区建设 、保护、利
用和管理的依据。
第七条 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景区详细规划 ,市自然资
源和规划 (林业)主管部门 、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承担景区
详细规划编制的有关具体工作 。景区详细规划应当符合龙子
湖风景名胜区规划 ,科学合理确定基础设施 、旅游设施 、文
化设施等建设项目的选址 、布局与规模 ,并明确建设用地范
围和规划设计条件。
景区详细规划依法报请批准前 ,应当经市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审议,审议意见交由市人民政府研究处理。
经批准的景区详细规划不得擅自修改 。确需修改的 ,由
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会同有关主管部门提出修改意见 ,采取
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社会公众和专家意见 ,并
按前款规定的程序办理。
第八条 专项规划涉及景区的 ,应当征求风景名胜区管
理机构的意见。
第九条 禁止违反景区规划 ,在景区内设立各类开发区
和在核心景区内建设宾馆 、招待所、培训中心 、疗养院以及- 4 -与景区资源保护无关的其他建筑物 ;已经建设的,应当按照
景区规划,逐步迁出。
禁止违反规划在景区内新建或者扩建商品住宅。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违反规划侵占 、出让或者变相出让
景区土地等资源。
第十条 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应当编制景点和基础设
施年度建设计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十一条 在景区内从事法律 、法规禁止范围以外的建
设活动,应当经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审核后 ,依法办理规划 、
用地等审批手续 。项目选址 、布局、高度、体量、造型、风
格和色彩等,应当与周围景观和环境相协调。
第十二条 依法获得批准的建设项目 ,应当按照批准的
方案进行施工 ,及时清除弃土 、弃料和施工围堰等临时建筑
物、构筑物,不得擅自改变项目建设位置 、规模、形状,不
得影响水工程安全和运行管理,不得损害景区的生态环境 。
在景区内进行建设活动 ,应当依法制定污染防治和水土
保持方案 。绿化、环保、消防、防洪、供电、给排水、环境
卫生、水土保持等设施 ,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同时施
工、同时投入使用。
第三章 保 护
第十三条 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景区资- 5 -源保护管理制度,制定保护措施,落实保护责任制。
第十四条 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应当做好景区绿化 、护
林、防火、水土保持、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第十五条 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 ,保
护好景区植被、野生动植物资源和地形地貌。
景区内的林木不得擅自砍伐 、移植。因林相改造 、品种
更新及景点建设确需砍伐 、移植的,应当经风景名胜区管理
机构审核后,依法办理审批手续。
景区内禁止采集动植物标本、野生药材。确需采集的,
应当经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审核后,依法办理审批手续。
景区内禁止开山 、采石、开矿、开荒、修坟立碑等破坏
景观、植被和地形地貌的活动。
景区内禁止修建储存爆炸性 、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
腐蚀性物品的设施。
第十六条 景区内的水资源 、水环境,除按照规划要求
整治、利用外,应当保持自然状态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占
用、围圈、填堵水体水面。
景区内建设项目在河湖管理区域内的 ,或者取用龙子湖
水资源的,应当经论证后,征得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第十七条 龙子湖常水位应当保持 1985国家高程基准
17.5米。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雨情水情 ,依据相关调
度办法,及时引水、排水。 - 6 -第十八条 景区内应当实施雨污分流 ,限期完善雨污分
流制管网设施规划和建设 ,加强对初期雨水的排放调控和污
染防治。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不得将雨水管网 、污水管网相
互混接。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龙子湖水体排放生产 、生活污水 。
禁止通过暗管 、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 、伪造监测数据 ,
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
水污染物。
第十九条 市经济开发区管理机构和龙子湖区 、蚌山区
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应当采取下列措施,
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减少对土壤 、水体
的污染和破坏,减轻农业面源污染景区水体:
(一)疏浚整治河塘,治理黑臭水体;
(二)指导农业生产者科学施肥,组织推广使用高效、
低毒、低残留、生物农药;
(三)推行人畜粪便 、秸秆等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无
害化处理;
(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 ;
(五)其他措施。
第二十条 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负责龙子湖水体的日
常维护,防治污染, 组织清淤 ;有计划地种植有利于净化水
体的水生植物和生态林木 ,有计划地放养有利于净化水体的- 7 -鱼类和底栖动物 ,加强龙子湖湿地保护与修复 ,改善景区生
态环境。
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实施生态补水 。
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龙子湖及进入龙子湖
水系的水体进行监测,依法公开水质信息。
第二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有下列污染景区大
气的行为:
(一)排放油烟的餐饮服务业经营者未安装油烟净化设
施、不正常使用油烟净化设施或者未采取其他油烟净化措施 ,
超过排放标准排放油烟;
(二)在居民住宅楼 、未配套设立专用烟道的商住综合
楼、商住综合楼内与居住层相邻的商业楼层内新建、改建、
扩建产生油烟、异味、废气的餐饮服务项目;
(三)对树木、花草喷洒剧毒 、高毒农药 ,或者露天焚
烧秸秆、落叶等产生烟尘污染的物质;
(四)焚烧沥青 、油毡、橡胶、塑料、皮革、垃圾以及
其他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五)燃放烟花爆竹;
(六)其他污染大气的行为。
第二十二条 景区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在划定的水域 、时段外垂钓或者游泳 ,携动物进
入水体; - 8 -(二)在水体及沿岸清洗车辆,洗涮器具或者衣物;
(三)擅自捕捞水生动植物;
(四)在水域内炸鱼、毒鱼、电鱼;
(五)猎捕鸟类等陆生野生动物;
(六)栽植、放生外来物种和破坏景区生态平衡的本地
物种;
(七)擅自驾驶摩托艇、船舶和从事空气动力飞行;
(八)损坏绿地 、草坪,攀折、钉拴林木 ,擅自采摘花
草、果实;
(九)露天烧烤,或者在山林内使用明火、丢弃火种 ;
(十)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烟头、纸屑等垃圾;
(十一)在景物、设施上刻划 、涂污,悬挂、张贴影响
景观的物品;
(十二)在道路两侧和公共场地堆放物料、摆摊设点、
出店经营;
(十三)倾倒、抛撒、堆放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 ,或者
丢弃、遗撒其他固体废弃物;
(十四)其他破坏景区资源 、损毁公共设施 、妨碍游览 、
违反公共秩序的行为。
第四章 利用和管理
第二十三条 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应当根据景区资源- 9 -的自然特点和文化内涵 ,培育特色旅游项目 ,普及历史文化
和科学知识。
第二十四条 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应当科学管理景区
资源,完善服务设施 ,改善游览条件 ,设置游览标志 、路标。
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应当制定景区安全管理制度 ,加强
游览安全管理,设置安全警示标牌。
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应当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 ,公
布举报投诉方式。
第二
蚌埠市龙子湖景区条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24 17:31:2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