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31.060.70
K 42 ZZB
浙江制造团体标准
T/ZZB 0764—2018
感应加热装置用电力电容器
(电热电容器)
Power capacitors for induction heating installations(Capacitor for electric induction
heating system)
2018 - 11 - 15发布 2018 - 12 - 01实施
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 发布
ZHEJIANG MADET/ZZB 0764 —2018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使用条件 .......................................................................... 1
5 基本要求 .......................................................................... 2
6 技术要求 .......................................................................... 3
7 检验方法 .......................................................................... 5
8 检验规则 .......................................................................... 8
9 标志 .............................................................................. 8
10 包装 ............................................................................. 9
11 质量承诺 ......................................................................... 9
ZHEJIANG MADET/ZZB 0764 —2018
II 前 言
本标准依照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绍兴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牵头组织制定。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绍兴市上虞电力电容器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绍兴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绍兴海关、宁波新容电气有限公司、西安机电
研究所(排名不分先后)。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蒋益兴、祝鸣涛、钱爱芬、邵汉卿、陈柏富、方彬彬、王兆军、杨言孝、骆明
儿、贾佳峰、冯荣彪、陈才明、孙昱蒙、李超、赵瑾、杜锡勇。
本标准由绍兴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负责解释。
ZHEJIANG MADET/ZZB 0764 —2018
1 感应加热装置用电力电容器( 电热电容器)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感应加热装置用电力电容器( 简称: 电热电容器) 的术语和定义、 使用条件、 基本要求、
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质量承诺。
本标准适用于标称电压不大于5.0 kV, 频率为 50 Hz以上 20 kHz以下的可控或可调的交流电压系统
中,专门用来改善感应加热、熔化、搅拌或铸造装置的电源质量。
本标准所述的均为全膜介质电容器。
本标准不适用于以下电容器:
a) 电力系统用串联电容器;
b) 电动机用电容器及其类似者;
c) 耦合电容器及电容分压器;
d) 标称电压 1 kV及以下交流电力系统用自愈式并联电容器;
e) 标称电压 1 k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
f) 标称电压 1 kV及以下交流电力系统用非自愈式并联电容器;
g) 荧光灯和放电灯用小型交流电容器;
h) 电力电子电路用电容器;
i) 微波炉用电容器;
j) 抑制无线电干扰用电容器;
k) 拟在叠加有直流电压的交流电压下使用的电容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191 —2008,ISO 780: 1997,MOD)
GB/T 311.2—2013 绝缘配合 第 2部分:使用导则(IEC 60071 -2-1996,MOD )
GB/T 3984.1—2 004 感应加热装置用电力电容器 第1部分:总则(IEC 60110- 1:1998,IDT )
GB/T 3984.2 —2004 感应加热装置用电力电容器 第2部分:老化试验,破坏试验和内部熔丝隔离
要求(IEC TS 60110-2 :2000,IDT )
3 术语和定义
GB/T 3984.1—2 004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使用条件
4.1 正常使用条件
ZHEJIANG MADET/ZZB 0764 —2018
2 本部分给出的要求适用于在下列条件下使用的电容器。
4.1.1 再通电时的剩余电压
剩余电压应不超过额定电压的10% 。
4.1.2 海拔
海拔不应超过2000 m。
4.1.3 温度类别
电容器按温度类别分类。每一类别以电容器可以投入运行的最低温度(从- 40 ℃、—25 ℃、-10 ℃、
0 ℃四个值中选取)和从表1 中选择的冷却媒质的上限温度来表示。
表1 冷却媒质上限温度
冷却类型 无时间限制的冷却媒质的最高温度
℃
冷却空气温度 冷却媒质出口温度 电容器周围的空气温度
AN空气冷却自然通风 40
45 —— —— —— ——
AF空气冷却强迫通风 —— —— 40 45 —— ——
WF水冷却 —— —— 40 45 50
——
4.2 非正常使用条件
对高于海拔1000 m以上使用的产品,在低于1000 m以下的环境中进行试验,应对海拔校正因数进行
修正。
5 基本要求
5.1 设计
5.1.1 应具备电热电容器系列化设计的能力。
5.1.2 应采用专业的计算机辅助软件,进行工艺符合性的设计。
5.2 原材料
5.2.1 聚丙烯薄膜应采用平面双向拉伸法工艺拉伸的双面粗化膜(6013) ,厚度偏差应控制在±2.5 %范
围内,宽度偏差应控制在±0.5 mm,拉伸强度纵向应不小于 120 MPa,横向应不小于 200 MPa,介质损耗
因数应小于 2.0×10-4,电弱点应每平方米不多于 0.1个。
5.2.2 铝箔宽度偏差应控制在 0 mm~+1 mm范围,厚度偏差控制在±3% ,针孔直径应小于 0.3 mm,不得
密集成行,每平方米个数不大于 500个,展开时不允许粘连或撕裂,铝箔借自重自然展开所需的脱落长
度值应小于 1 m。
ZHEJIANG MADET/ZZB 0764 —2018
3 5.2.3 应采用非 PCB性能优良的绝缘浸渍剂,介质损耗因数(80 ℃)应小于10×10-4,相对介电常数
(80 ℃)应在2.45~2.65范围内,运动粘度(20 ℃)应小于6.5×10-6 mm2/s, 击穿电压应大于 65 kV/2.5
mm,微量水分应控制在 10 ppm/mL。
5.3 工艺及装备
5.3.1 卷绕工序应采用自动卷绕装备,并在洁净室内(静态空气洁净度等级不低于 3级),温度范围:
18 ℃~24 ℃,湿度范围:50 %~70 %的环境条件下进行。
5.3.2 装配及焊接工序应采用旋转烙铁技术。
5.3.3 应具备极限真空度不低于 1.5 Pa真空浸渍装备,采用群抽单注工艺。
5.4 检测能力
5.4.1 应具备绝缘浸渍剂和电容器薄膜的检测能力。
5.4.2 应具备端子间电压试验采用交流耐压,电容器损耗角正切值的测量采用西林电桥设备。
6 技术要求
6.1 电容偏差
在参考温度(见7.1 )下的电容与额定电容之差应不超过:
a) 对于单元或具有 4个及以下单元的电容器组,- 3 %~+3 % ;
b) 对于具有 5个及以上单元的电容器组,0 ~+3 %;
c) 多端子电容器单元的各个电容之和应在电容器单元规定的偏差之内。
6.2 电容器损耗角正切(tanδ)
电热电容器损耗角正切(tan δ)应不大于0.0003 。
6.3 端子间电压
电热电容器在试验过程
T-ZZB 0764—2018 感应加热装置用电力电容器 (电热电容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20 17:33:5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