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77.160
H 72 ZZB
浙江制造团体标准
T/ZZB 0517—2018
线棒材高速轧制用硬质合金 辊环
Cemented Carbide Rolls for High Speed Wire Rolling
2018 - 09 - 07发布 2018 - 09 - 30实施
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 发布
ZHEJIANG MADET/ZZB 0517 —2018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浙江蓝箭万帮标准技术有限公司牵头组织制定。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恒成硬质合金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钨业协会硬质合金分会、鞍钢高线厂、赣州中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排名不
分先后)。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椿、金益民、郭伟波、李爱林、朱志华、吴天阳。 本标准由浙江蓝箭万帮标准技术有限公司负责解释。
ZHEJIANG MADET/ZZB 0517 —2018
1 线棒材高速轧制用硬质合金 辊环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线棒材高速轧制用硬质合金辊环的分类、 基本要求、 技术条件、 试验方法与检验规则、
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和质量承诺等。
本标准适用于线棒材高速轧制用硬质合金辊环。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46 全精练石蜡
GB/T 3458 钨粉
GB/T 3489 硬质合金孔隙度和非化合碳的金相测定
GB/T 3849 硬质合金洛氏硬度(A 标尺)试验方法
GB/T 3850 致密烧结金属材料与硬质合金密度测定方法
GB/T 3851 硬质合金横向断裂强度测定方法
GB/T 4295 碳化钨粉
GB/T 5242 硬质合金制品检验规则与试验方法
GB/T 5243 硬质合金制品的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GB/T 6885 硬质合金混合粉取样和试验方法
GB/T 7160 羟基镍粉
GB/T 7997 硬质合金维氏硬度试验方法
YS/T 673 还原钴粉
3 分类
3.1 牌号
牌号示例见图 1 。
G H 10
粘结金属的质量分数10%
辊环的“环”字的第一个拼音字母
辊环的“辊”字的第一个拼音字母
ZHEJIANG MADET/ZZB 0517 —2018
2 3.2 牌号及化学成分
牌号及名义化学成分见表1 。
表1 牌号及名义化学成分
单位为质量比例
牌号 粘结金属 添加剂 碳化钨/%
GH06 6 1
余量 GH08 8 1
GH10 10 1
GH12 12 1
GH15 15 1
GH18 18 1
GH20 20 1.5
GH22 22 1.5
GH25 25 2
GH30 30 2
GH32 32 2
4 基本要求
4.1 设计开发
4.1.1 产品开发过程应具有开发输入输出、评审、验证等过程,并保留这些过程形成的文件信息。
4.1.2 产品设计标准指导文件就包括包括原料标准、配方标准、工艺条件标准、试验条件标准。
4.1.3 产品设计过程应采用三维设计软件(如 Solidworks 等)应有图纸、技术要求、工艺要求、检测
要求等书面文件,并保持其版本的有效性。
4.1.4 产品配方设计应有配方设计计算模块及产品现场模拟条件对设计过程进行有效果评估。
4.1.5 应开展设计验证测试,在常温、最低工作温度、最高工作温度的动态下,考察其使用单位磨损、
表面质量、单位过钢量及修复量特性参数。
4.2 原材料关键
4.2.1 钨粉应符合 GB/T 3458的规定。
4.2.2 碳化钨粉应符合 GB/T 4295的规定,并将游离碳、Fe 含量的控制标准提升 10%。
4.2.3 还原钴粉应符合 YS/T 673的规定,并将 Zn含量的控制标准提升 10%。
4.2.4 羟基镍粉应符合 GB/T 7160的规定,并将 Fe含量的控制标准提升 10%。
4.2.5 全精练石蜡应符合 GB/T 446的规定。
4.3 工艺与制造
4.3.1 粉料的制备应采用清洁能源高效的喷雾塔进行制作。
4.3.2 烧结工艺应采用热等静压设备进行生产。
4.3.3 粉料的制备、烧结工艺关键环节和参数应采用自动程序进行控制,如粉料的粒度、流动性、烧
结压力、烧结时间、烧结温度、保湿时间。
ZHEJIANG MADET/ZZB 0517 —2018
3 4.3.4 制造方设计合理的生产流程,配置完善的生产、质量控制和环境保护设施,以满足 20000件/
年以上的规模。
4.4 检测
4.4.1 应具备测量复杂辊环的尺寸、形状、相对位置的检验检测能力,如三坐标精密测量仪等。
4.4.2 应具备辊环物理性能(硬度、密度、矫顽磁力、、晶粒度、抗弯强度等)及化学成份(碳化钨、
钴、镍、碳、氧等)项目检测及验证能力。
4.4.3 应具备原材料、主要辅料的检测能力,包括成分含量、碳含量、氧含量、低倍组织、高倍组织、
松装密度、平均粒度检测能力及产品失效检测分析能力。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氧分析仪、碳分析仪、图像分析仪、维氏硬度计、洛氏硬度计、大型矫顽磁力机、钴磁仪、万能试验机、三坐标测量仪、粗糙度仪、轮廓仪、数显投影仪、超声波探伤仪、松装检测仪、流动性检测仪、高倍显微镜。
5 技术要求
5.1 表面质量
5.1.1 表面不得有裂纹等影响使用的缺陷。
5.1.2 工作面不得有掉边掉角。
5.2 尺寸精度
外径、内径、高度精度及允许偏差见表2 。
表2 外径、内径、高度精度等级及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精度等级 外径
≤230 外径
(230~500) 外径
>500
外径允许偏差 ±0.01 ±0.015 ±0.015
内径允许偏差 ±0.01 ±0.015 ±0.02
高度允许偏差 ±0.01 ±0.015 ±0.02
5.3 形位精度
5.3.1 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要求见表3 。
表3 表面粗糙度
单位为微米
项目 端面 内孔 外圆 轧槽凹面
表面粗糙度 ≤0.4 ≤0.4 ≤0.8 ≤0.8
5.3.2 形位允许偏差
形位允许偏差要求应小于等于表4 中的所列指标。
ZHEJIANG MADET/ZZB 0517 —2018
4 表4 形位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精度等级 外径
≤230 外径
(230~500) 外径
>500
轧槽径向跳动 0.01 0.015 0.015
外圆径向跳动 0.01 0.015 0.015
端面跳动 0.008 0.01 0.01
两端面平行度 0.01 0.01 0.01
内孔圆柱度 0.005 0.008 0.01
内孔直线度 0.005 0.008 0.01
内外圆同轴度 0.008 0.008 0.008
内孔与端面垂直度 0.005 0.005 0.008
5.4 辊环的槽型
辊环的槽型示意图,槽型内圆弧R1、R2,槽型深度h1、h2,槽边距L1、L2 及尺寸及允许偏差由供需
双方协商确定。
图1 槽型示意图
5.5 物理力学性能
物理力学性能要求见表5 。
表5 物理力学性能
牌号 密度/(g/cm3)
±0.1 硬度(HRA)
±0.2 维氏硬度(HV30) /(kgf/mm3) 横向断裂强度/MPa
≥
GH06 14.85 88.5 1220 2800
GH08 14.70 88.0 1170 3000
GH10 14.50 86.5 1020 2900
GH12 14.30 85.0 920 3050
GH15 14.00 84.5 880 2900
GH18 13.70 83.5 810 2850
GH20 13.50 82.5 750 2750
ZHEJIANG MADET/ZZB 0517 —2018
5 表5 (续)
牌号 密度/(g/cm3)
±0.1 硬度(HRA)
±0.2 维氏硬度(HV30) /(kgf/mm3) 横向断裂强度/MPa
≥
GH22 13.35 81.5 - 2600
GH25 13.10 80.0 - 2550
GH30 12.65 78.0 - 2450
GH32 12.50 77.0 - 2400
5.6 内部组织结构
金相组织结构要求见表6 。
表6 金相组织结构要求
牌号 孔隙度
≤ 脱碳相 合金平均晶粒度/μ m
≥
全部牌号 A02 B00 C00 无 3.2
5.7 内部缺陷
按GB/T 6402 钢锻件超声波检验方法执行。
6 试验方法
6.1 辊环的表面质量采用目测法或激光扫描仪进行检查,。
6.2 辊环的外径、内径、高度采用相应精度的量具或三维坐标仪进行检验。
6.3 辊环的槽形采用供需双方确认
T-ZZB 0517—2018 线棒材高速轧制用硬质合金 辊环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20 17:33:3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