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25.140.30
CCS J 47
T/ZZB 2657—2022
便携一体式套筒扳手
Portable integrated socket wrench
2022 - 03 - 28发布 2022 - 04 - 28实施
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 发布 团体标 准
T/ZZB 2657—2022
I 目 次
前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5 基本要求 ................................ ................................ .......... 3
6 技术要求 ................................ ................................ .......... 3
7 试验方法 ................................ ................................ .......... 5
8 检验规则 ................................ ................................ .......... 6
9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 ............................ 7
10 质量承诺 ................................ ................................ ......... 7
T/ZZB 2657—2022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 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文件由浙江省轻工业品质量检验研究院牵头组织制定。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 杭州科鹏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
本文件参与起草单位:浙江省轻工业品质量检验研究院、 建德市永诚工具有限公司、浙江四达工具
有限公司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祖鹏、林王琳、章坚毅、孙正华、张勇军、张思妍、黄国平。
本文件评审专家组长:顾红烽。
本文件由浙江省轻工业品质量检验研究院负责解释。
T/ZZB 2657—2022
1 便携一体式套筒扳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便携一体式套筒 扳手的产品结构和尺寸、基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质量承诺。
本文件适用于套筒和螺杆呈固定连接结构,用于装卸六角螺栓和螺母, 5 mm~14 mm多种规格组合
一体的可折叠收纳手动套筒扳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30.1 金属材料 洛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 699 —2015 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 1957 光滑极限量规 技术条件
GB/T 2828.1 —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 (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
划
GB/T 2829 —2002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 (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
GB/T 3077 —2015 合金结构钢
GB/T 3191 —2019 铝及铝合金挤压棒材
GB/T 3390.1 —2013 手动套筒扳手 套筒
GB/T 4390 —2008 扳手开口和 扳手孔 常用公差
GB/T 4955 金属覆盖层 覆盖层厚度测量 阳极溶解库仑法
GB/T 6060.2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 磨、车、镗、铣、插及刨加工表面
GB/T 6461 —2002 金属基体上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 经腐蚀试验后的试样和试件的评级
GB/T 6462 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 厚度测量 显微镜法
GB/T 10125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 盐雾试验
QB/T 3816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铝氧化膜的厚度测试方法 测重法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产品结构和尺寸
4.1 产品的结构
便携一体式套筒扳手的型式如图 1和图2所示,通常由 4~6个连杆套筒组合而成。
T/ZZB 2657—2022
2
标引序号说明:
1——连杆套筒 ;
2——螺栓、螺母 ;
3——手柄;
4——垫片。
图1 产品结构示意图
图2 连杆套筒尺寸图
4.2 基本尺寸
连杆套筒相关尺寸应符合 GB/T 3390.1 —2013的6.3系列,基本尺寸按表 1。
T/ZZB 2657—2022
3 表1 连杆套筒 基本尺寸
单位为毫米
套筒对边尺寸
s 套筒外径
d
max 套筒孔深
t
min 连杆套筒长度
l
min
5 8.2 0.8s 50
6 9.4 0.8s 50
7 11 0.8s 60
8 12.2 0.8s 60
9 13.5 0.8s 60
10 14.7 0.8s 60
11 16 0.8s 60
12 17.2 0.8s 60
13 18.5 0.8s 80
14 19.7 0.8s 80
注:根据需方要求,并经双方协商确定,可定制其他尺寸产品。
5 基本要求
5.1 设计研发
5.1.1 采用CAD等计算机辅助软件开展连杆套筒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5.1.2 对设计产品进行材料力学分析及验证。
5.2 原材料
5.2.1 螺栓螺母用金属材料应采用不低于 GB/T 699 —2015规定的钢号 50,或抗拉强度不低于 630 MPa
的其它金属材料。
5.2.2 手柄用铝合金材料应采用不低于 GB/T 3191 —2019规定的牌号 6063, 或抗拉强度不低于 130 MPa
的其它铝合金材料。
5.2.3 连杆套筒用金属材料应采用 GB/T 3077 —2015规定的牌号 12CrMoV,或抗拉强度不低于 440 MPa
的其它金属材料。
5.3 工艺装备
5.3.1 连杆套筒应采用冷镦一体成型工艺,并具备自动化控制连续生产的能力。
5.3.2 手柄应采用数控成型工艺。
5.3.3 电镀过程应采用中水回用的电镀自动流水线。
5.4 检验检测
应配备产品尺寸、硬度、扭力、结构强度项目的检测设备,并开展相关检测。
6 技术要求
T/ZZB 2657—2022
4 6.1 尺寸及公差
6.1.1 套筒的工作部分对边尺寸的公差按 GB/T 4390 —2008中公差系列 2的规定。
6.1.2 套筒孔深和连杆套筒长度尺寸应符合表 1要求。
6.2 表面处理
6.2.1 产品应进行电镀或其他表面处理。
6.2.2 产品表面应光滑、平整、无气泡、裂纹、斑点、条纹、凹痕、变色、划伤等缺陷。
6.2.3 经电镀处理的连杆套筒,其电镀层厚度应不低于 8 μm。
6.2.4 经阳极氧化处理的手柄,其氧化膜厚度应不低于 12 μm。
6.3 装配性能
6.3.1 正常使用时,每个连杆套筒打开和收纳力值都应为 3 N~10 N。
6.3.2 经200次开合后,各部件无明显松动、变形,功能使用正常。
6.4 表面质量
6.4.1 经电镀处理的连杆套筒表面应色泽均匀,不应有气孔、漏镀、起层等影响保护性能和使用寿命
的缺陷。
6.4.2 经发黑处理或其他化合物生成处理的产品,其表面应色泽均匀,不应有明显的斑点及露底现象,
且具有一层防锈保护涂层。
6.4.3 产品套筒壁厚均匀,内外表面不应有裂纹、毛刺等影响外观和使用功能的缺陷。套筒孔的表面
粗糙度应不大于 20 μm。
6.5 硬度
6.5.1 连杆套筒基体硬度不低于 43 HRC。
6.5.2 螺栓硬度不低于 43 HRC。
6.6 扭矩
套筒应按表 2的规定进行最小扭矩试验 ,试验后套筒工 作部分的对边尺寸 s应符合GB/T 4390 —2008
中公差系列 2的规定,试验后套筒不应产生影响外观和使用性
T-ZZB 2657—2022 便携一体式套筒扳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3 10:01:5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