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专利文库
I C S 备案号: 19519- 2006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 B 63 D B 63 D B 63 D B 63 D B 6 3 / 5 7 4 — 2 0 0 6 青海 冷地早 熟禾 2 0 0 6 - 0 9 - 0 7 发布 2 0 0 6 - 1 0 - 0 1 实施 青 海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 发 布 发 布 发 布 D B 63/ 574 — 2006 I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 A 是资料性附录,附录 B 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青海省农牧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海省草原总站、青海省牧草良种繁殖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树栋、徐有学、汪新川、辛有俊、徐秀霞 D B 63/ 574 — 2006 1 青海冷地早熟禾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青海冷地早熟禾的生物学特性、 植 物学特征以及生产性能、 栽 培技术要点、 种 子繁 育 技术要点和适宜种植地区。 本标准适用于青海省各级草业科研、 教 学、 技 术推广、 生 产单位和种子部门对该品种的鉴别、 繁 育 、 检验、推广、收购和销售。 2 技术内容 2.1 品种来源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草原所、 青 海省牧草良种繁殖场等单位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采集野生冷地 早 熟禾并进行系统的栽培驯化选育研究工作。 1996 年以后, 青 海省草原总站与中国农业大学草地研究所 在 原有工作的基础上, 又 进一步作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 经 过 40 多年的栽培驯化, 现 已培育成具有抗 逆 性强、特别适宜作为下繁草混播的优良栽培牧草品种。在 2003 年 12 月 7 日召开的第四届全国牧草品种审 定委 员 会 第 四 次 品 种 审 定 会 议 上 审 定 通 过 , 登 记 为 野 生 栽 培 品 种 , 定 名 为 青 海 冷 地 早 熟 禾 ( Poa crymophila Keng CV.Qinghai ) ,品种登记号为: 263 。 2.2 特征特性 2.2.1 植物学特征 青海冷地早熟禾为多年生禾本科植物, 须 根系比较发达, 多 集中于 18 厘米 的土层中; 茎 直立, 丛 生 , 园柱状,稍压扁,具 2 至 4 节,第二节茎粗 0. 1 ± 0.2 厘米 ;叶片线形,对折或内卷,先端渐尖,长 13 ± 7 厘米,宽 0.2 ± 0.1 厘米 ;叶鞘平滑,叶舌膜质,截平或半圆形;圆锥花序,开散,长 10 ± 5 厘米 ,通常 每节具 3 ± 1 分枝,整穗灰绿带紫色,小穗含 2 ± 1 小花,小穗轴无毛;颖卵状披针形,先端尖,质较厚, 具 3 脉, 第一颖长 0.2 ± 0.7 厘米 , 第二颖长 0. 3 ± 0.06 厘米 ; 外稃长圆形, 质较厚, 先端有少量膜质; 间 脉不明显,基盘无毛,第一外稃长 0.3 ± 0.05 厘米 ,内稃与外稃近等长;颖果纺缍形,成熟后褐色,长 约 0.3 厘米 ,千粒重 0. 2 ± 0.02 克 。 2.2.2 生物学特性 青海冷地早熟禾喜湿润、 半 湿润气候, 适 宜在高海拔地区种植, 不 但是青藏高原凉爽地区的优良 草 种,也是冷凉地区的优良草种,生长年限 6- 8 年。在年平均气温 - 0. 7 ℃ ~ - 2. 4 ℃ 、降雨量 360 毫米的环境 条件下生长发育良好。 青 海冷地早熟禾叶量丰富, 叶 片和花序占茎叶总重量的 35. 3% , 对 土壤要求不 严 , 无论沙壤土、重粘土和中度盐碱地均可种植。在海拔 4000 米左右地区栽培,越冬率 99% 。整个生育 期 为 1 10~ 120 天。 2.3 经济性状 2.3.1 叶片生长及大小 青海冷地早熟禾全生育期茎上可长出 6 ± 1 片叶,基生叶 2~ 4 片,茎生叶多为 3 片,少为 2 片;第一叶 长约 6. 2 厘米,宽约 0. 2 厘米,第二叶长 6. 7 厘米,宽约 0. 2 厘米,第三叶长约 6. 7 厘米,宽约 0. 2 厘米。叶片 生长速度快,平均每 5 天长一片叶。 2.3.2 分蘖 青海冷地早熟禾分蘖能力较强,在一般栽培条件下分蘖枝 30 ± 12 个,水肥充足,土壤疏松时,其 分蘖力更强,多达百枝以上。 2.3.3 生长发育 D B 63/ 574 — 2006 2 在旱作条件下,一般在 5 ~ 6 月播种,当年生长缓慢,仅有个别植株生育期达到抽穗。从第二年开始 生长迅速, 一 般在 4 月下旬返青, 5 月下旬至 6 月上旬拔节, 8 月中旬以后种子进入成熟期, 整 个生育期 为 110 天 ~ 1 20 天。 2.3.4 株高 株高 65 ± 5 厘米 。 2.3.5 籽草比 种子和秸秆重量比为 0.3 : 1 。 2.3.6 营养成分及适口性 青海冷地早熟禾叶量丰富, 叶片和花序占茎叶总产量的 35. 3% 。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 粗 纤 维的含量较低, 以干物质计,盛花期营养成分含量为粗蛋白质 9.40% ,粗脂肪 2.84% ,粗纤维 36.89% , 无氮浸出物 45.53% ,粗灰分 5.34% ,适口性好,马、牛、羊各类牲畜均喜食,能调制成优良青干草。 2.3.7 抗逆性 耐旱、抗寒、耐盐碱,耐贫瘠,对土壤要求不严,无论沙壤土、重粘土和中度盐碱地均可种植。 2.4 栽培技术要点 2.4.1 播种 整地精细,灭除杂草,播前要进行镇压。在高寒牧区 5 月初到 7 月中旬均可播种;收草生产时播 量为 7. 5 千克 / 公顷 ~ 1 1. 25 千克 / 公顷; 收种生产时播量 4. 5 千克 / 公顷 ~ 7. 5 千克 / 公顷; 播种深度 1 厘米 ~ 2 厘米,条播,行距 15 厘米 ~ 30 厘米 ,播后镇压。 2.4.2 田间管理 播种当年严禁利用,采取围栏保护。有条件时在分蘖和拔节期进行灌水和施肥。播种当年应及时 清除杂草。 2.4.3 收获与利用 种子落粒性较强,应及时掌握收获期。当 种子有 60 ~ 70% 成熟或花序节间有 40 ~ 50% 变黄时收获。也 可根据牧草种子的含水量来确定成熟度和收获期,当牧草种子含水量在 40% 左右时为最佳收获期。收割 后的再生草可供放牧。 2.5 种子繁育技术要点 2.5.1 播前准备 2.5.1.1 施底肥 耕翻前撒施磷酸二氨 75 千克 / 公顷 ~ 100 千克 / 公 顷 , 或 22500 千克 / 公顷 - 300 00 千克 / 公顷农家肥作基肥 。 2.5.1.2 地面处理 深耕土地, 耕地深度 25 厘米 ~ 30 厘米。 播种前, 进行耙耱平整, 使 地表平坦, 土粒细碎, 方便播种 。 2.5.1.3 灌溉 灌溉量 900 立方米 / 公顷 ~ 1200 立方米 / 公顷。 2.5.1.4 清除杂草 利用广谱性除草剂清除杂草, 喷 洒药剂 20 天后才可播种; 或 结合土地耕翻耙耱等整地作业, 除 去 杂 草。 2.5.2 播种 6 月中旬播种,播种量 4. 5 千克 / 公顷 ~ 7. 5 千克 / 公顷,播种深度 1 厘米 ~ 2 厘米,条播行距 15 厘米 ~ 30 厘 米,播后镇压,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以利出苗。 2.5.3 田间管理 播种后进行围栏保护。 牧草出苗后, 要 及时清除杂草, 采用中耕锄草或喷洒除草剂等方法除草。 拔 节至孕穗期, 灌 溉水一次, 灌溉量 900 立方米 / 公顷 ~ 1200 立方米 / 公顷, 并 追施尿素 90 公斤 / 公顷 ~ 150 公 斤 / 公顷。 2.5.4 种子与清选

.pdf文档 DB63-T 574-2006 青海冷地早熟禾 青海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63-T 574-2006 青海冷地早熟禾 青海省 第 1 页 DB63-T 574-2006 青海冷地早熟禾 青海省 第 2 页 DB63-T 574-2006 青海冷地早熟禾 青海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10-27 11:51:28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