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专利文库
ICS 65.020.20 B 20/29 备案号:54956-2017 青 海 DB63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3/T 1542—2017 同德贫花鹅观草种子生产技术规范 2017 - 03 - 17 发布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7 - 06 - 17 实施 发 布 DB63/T 1542—2017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一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提出并归口。 本规程编写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青海省牧草良 种繁殖场、果洛藏族自治州畜牧兽医工作站、果洛藏族自治州草原工作站、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民 和县农牧局、乐都区曲坛兽医站。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姚步青、周华坤、汪新川、邹华、刘选德、卢成保、张春梅、张振华、罗玉珠、 周彦艳、张福成、贺有龙、郭美玲、马真、施建军。 I DB63/T 1542—2017 同德贫花鹅观草种子生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同德贫花鹅观草(Roegneria pauciflora cv. Tongde)种子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量指 标、区域选择、地点选择、生产管理、田间管理、收获与贮藏等技术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在海拔 2200米~3300米,年均温大于0.20℃以上的地区生产同德贫花鹅观草种子时 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930.11 牧草种子检验规范 GB 6142 禾本科主要栽培牧草种子质量分级 DB63/T 1540 同德贫花鹅观草 DB63/T 1541 同德贫花鹅观草栽培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 3.1 原原种 育种家育成的遗传性状稳定的最初一批种子。 3.2 原种 用原原种种子直接繁殖或按原种生产技术规程生产达到原种质量标准的种子。 3.3 良种 用原种生产的用于生产的种子,质量要求参照GB 6142。 4 4.1 地点选择 适宜地区 1 DB63/T 1542—2017 适宜年均温1.2℃以上,极端最低气温不低于零下36℃的地区种植。 4.2 土壤条件 土层厚度大于30.00厘米,土质疏松,排水良好。土壤全氮含量每千克3.00毫克以上,全盐含量 每千克不大于3.00毫克,pH值7.70~8.70,坡度25.00度以下。 4.3 隔离 种子生产田3年前未种植过同属的其它品种,种子田与其它鹅观草草地应相隔1000米以上。 5 生产管理 5.1 播前准备 5.1.1 地面清理 土地翻耕前,清除地面的石块等杂物。天气晴朗时,喷施灭生性除草剂。 5.1.2 施基肥 根据土壤肥力状况施五氧化二磷每公顷81千克~107千克或每公顷3000千克~6000千克有机肥作基 肥。 5.1.3 耕地 耕地应在秋季进行,耕深15厘米~20厘米,新开垦地耕地深度15厘米~25厘米。 5.1.4 耙耱 对耕翻过的土地进行平整、耙耱、镇压,同时除去杂草残枝和根系。 5.2 播种 5.2.1 种子处理 播种前进行种子脱芒和晒种处理。 5.2.2 播种方法 采用条播方法。 春播在4月至5月进行。播种深度为2厘米~3厘米。 5.3 田间管理 5.3.1 灌溉 在有灌溉条件的地区按《同德贫花鹅观草栽培技术规范》(DB63/T 1541)执行。 5.3.2 追肥 第二年拔节期一次性施用尿素每公顷60千克~80千克,过磷酸钙每公顷100千克~150千克。 5.3.3 除草 种子田在分蘖期用中耕除草机或化学除莠剂除草,除莠按DB63/T 241执行。 2 DB63/T 1542—2017 5.3.4 去杂去劣 原种圃和良种生产田中,在花期和成熟期应严格按照《同德贫花鹅观草》(DB63/T 1540)标准特 征拔除杂株、病株和弱株。原种圃田间检验杂株率不应超过1.00%,良种生产田田间检验杂株率不应超 过3.00%。 5.3.5 病虫鼠害防治 按照《同德贫花鹅观草栽培技术规范》(DB63/T 1541)执行。 6 原种生产 6.1 生产方式 采用原原种扩繁或三圃制法生产。 6.2 原原种扩繁 采用稀点播方式种植:种子间距4厘米~5厘米。出苗后至收获前人工拔除杂株和病株。 6.3 三圃制法生产 6.3.1 单株选择 在同德贫花鹅观草原种圃、种子田或生产田中按照《同德贫花鹅观草》(DB63/T 1540)标准特征 选择单株。单株选择在花期和成熟期进行。花期重点选择株高、穗的形状及颜色,并标记。成熟期在已 标记的植株中复选,重点选择生育期、成熟度。入选单株在室内考种后进行决选,重点选择经济性状。 符合要求的单株,分别装袋、编号保存。 6.3.2 株行圃 入选单株按编号顺序种植。每株根据种子量种一行或多行,行长1厘米~2厘米。种子间距2厘米~ 3 厘米,行距30厘米人工播种。 田间鉴定按照《同德贫花鹅观草》(DB63/T 1540)标准的规定,在花期和成熟期对各株行在株高、 穗的形状、生育期、成熟度和株型等性状的一致性进行考察并标记。入选株行在室内考种后进行决选, 重点选择经济性状。对符合要求的株行种子分别装袋、编号保存。 6.3.3 株系圃 入选株行按编号顺序种植。每个株行种一区,小区行长1厘米~2厘米,面积按种子量确定。种子间 距2厘米~3厘米,行距30厘米人工播种。 鉴定同株行圃。决选株系种子混合装袋,妥善保存。 6.3.4 原种圃 株系种子按种子间距1.5厘米~2.0厘米,行距20厘米人工播种或机械条播。 成熟后脱粒、干燥和装袋,按GB/T 2930.11的方法进行检验,按GB 6142的方法进行分级,并保存。 7 良种生产 3 DB63/T 1542—2017 7.1 产量指标 种子产量为每公顷615.3千克~1145.5千克。 7.2 播种方式 采用条播机播种,播量每公顷20.0千克~22.5千克,行距25厘米,播深2厘米~3厘米,播后及时 镇压。保苗每公顷25万株~30万株。 7.3 收获与贮藏 蜡熟期时收割。晾晒后脱粒、清选、干燥、装袋,按GB/T 2930.11,GB 6142的方法进行检验、分 级,并保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pdf文档 DB63-T 1542-2017 同德贫花鹅观草种子生产技术规范 青海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63-T 1542-2017 同德贫花鹅观草种子生产技术规范 青海省 第 1 页 DB63-T 1542-2017 同德贫花鹅观草种子生产技术规范 青海省 第 2 页 DB63-T 1542-2017 同德贫花鹅观草种子生产技术规范 青海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13:21:28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