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专利文库
(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111616270.1 (22)申请日 2021.12.27 (71)申请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 学 地址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72)发明人 陶智 姚广宇 朱剑琴 邱璐  李地科 王燕嘉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11265 代理人 彭豆 (51)Int.Cl. G06F 30/17(2020.01) G06F 30/15(2020.01) G06F 30/27(2020.01) G06N 3/08(2006.01) G06F 113/08(2020.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涡轮叶片层板冷却结构的流量分配预 测方法 (57)摘要 一种涡轮叶片层板冷却结构的流量分配预 测方法, 涉及航空发动机设计技术领域, 解决现 有层板结构流量评估 方法计算复杂、 耗费时间且 难以简化为低维网络结构的问题, 本发明针对双 层壁叶片层板冷却结构, 将多排气膜孔、 冲击孔 的流量分配预测问题拆解为局部流量预测和整 体流量修正; 本发明将涡 轮叶片主流场、 分腔/分 区方案、 冷却结构参数作为输入, 几秒内即可完 成对结构的流量评估。 输出结果为各排气膜孔流 量、 冲击孔流量、 层板内横流情况。 本发 明利用平 板模型进行测试, 流量的平均相对误差控制在 10%以内, 取得了非常优秀的预测效果。 本发明 预测层板流量的效率非常高, 得到流量分配预测 结果仅需几秒钟。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 CN 114282323 A 2022.04.05 CN 114282323 A 1.一种涡轮叶片层板冷却结构的流量分配预测方法, 其特征是: 该预测方法通过局部 流量预测模块和整体流 量修正模块实现; 具体实现步骤如下: 步骤一、 将涡轮叶片主流压力场、 叶片分腔/分区方案、 冷却结构几何参数作为所述局 部流量预测模块的输入; 步骤二、 设定层板结构冷气夹层内无横流, 所有气膜/冲击孔的流量取决于局部冷却结 构几何参数和层板局部内外 压差; 所述局部流量预测模块将层板结构拆分为若干个局部单元, 对于每个局部单元, 将气 膜孔直径、 层板结构内外压差作为所述局部流量预测模块输入, 将无横流气膜/冲击孔的流 量作为局部流 量预测模块的输出; 训练BP神经网络, 建立局部流量预测模块输入与输出间的关联; 并将输出的无横流气 膜/冲击孔的流 量输入到整体流 量修正模块; 步骤三、 所述局部流量预测模块将所述涡轮 叶片主流压力场、 叶片分腔/分区方案、 冷 却结构几何参数以及无横流气膜/冲击孔的流 量作为所述整体流 量修正模块的输入; 步骤四、 所述整体流量修正模块对步骤三输入的数据进行分析, 建立层板结构冷气夹 层内的流 量输运模型, 并将所述 流量输运模型分为自由横流层和分段修 正层; 在所述自由横流层内将冲击孔流量的一部分数据提取出来, 根据冲击孔直径进行加权 平均, 分配到各个冲击孔; 在所述分段修正层内根据横流强度和冷气的流动特性对各孔排气膜/冲击孔流量进行 进一步修正, 输出气膜孔排冷气流量、 冲击孔排冷气流量以及层板内不同区域冷气流动方 向和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轮叶片层板冷却结构的流量分配预测方法, 其特征在 于: 步骤一中, 所述涡轮叶片主流压力场通过对无冷却结构实心叶片进 行仿真计算得到, 所 述叶片分腔/分区方案由叶片设计人员提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轮叶片层板冷却结构的流量分配预测方法, 其特征在 于: 步骤四中, 在所述自由横流层内将冲击孔 流量的0~90%提取 出来, 具体为: 提取的比例取决于当地冲击孔 直径与气膜孔 直径的比例k; 当1≤k≤2时, 提取 该冲击孔90% ×(k‑1)0.5的流量; 当k>2时, 提取 该冲击孔90%的流 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轮叶片层板冷却结构的流量分配预测方法, 其特征在 于: 步骤四中, 当横流在层板间达到的最大强度与当地冲击孔流量大小相当时, 对各孔排流 量进行进一 步修正; 具体过程 为: 设定自由横流层内流阻等于0, 且自由横流层不影响气膜孔流量; 自由横流层的总流量 由各排冲击孔 流入, 流入量取决于当地气膜孔 流量和直径比; 各孔排的流入量累加后获得自由横流层的总流量, 设定所述总流量经过各排冲击孔均 匀流入, 按照当地冲击孔剩余面积均匀分配 自由横流层总流量, 则实现对自由横流层的修 正; 根据所述自由横流层输出结果, 找到层板内的横流最大位置, 并确定 分段修正层不同区 域的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涡轮叶片层板冷却结构的流量分配预测方法, 其特征在 于: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4282323 A 2横流最大位置之前的区域为发展段, 横向流动逐渐增强; 横流最大位置之后的区域为 衰退段, 横向流动逐渐减弱; 衰退段又可等分为稳定段和回流段; 在所述发展段、 稳定段和 回流段分别提取物理特 征量, 对气膜孔和冲击孔的流 量进行修 正; 具体修 正方法为: 对于发展段的冲击/气膜流量, 冲击孔的流量参照自由横流层的方法进一步加权平均, 内外压差最低的气膜孔的流量减半; 衰退段横流经气膜孔均匀 流出, 取最大横流强度的三 分之一, 按照气膜孔 直径加权平均, 分配到各个气膜孔; 稳定段冲击孔流量不进行修正; 回流段冲击孔流量下降, 且越靠近层板结构的末端, 冲 击孔流量减少的比例越大; 回流段冲击孔减少的流 量之和等于最大横流强度的三分之一。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4282323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涡轮叶片层板冷却结构的流量分配预测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涡轮叶片层板冷却结构的流量分配预测方法 第 1 页 专利 一种涡轮叶片层板冷却结构的流量分配预测方法 第 2 页 专利 一种涡轮叶片层板冷却结构的流量分配预测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5:19:14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