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专利文库
(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111344181.6 (22)申请日 2021.11.15 (71)申请人 吉林大学 地址 130000 吉林省长 春市前进大街269 9 号 (72)发明人 姜振蛟 张思宇  (74)专利代理 机构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普 通合伙) 22206 代理人 王楠楠 李晓莉 (51)Int.Cl. E21B 43/30(2006.01) E21B 47/00(2012.01) F24T 10/20(2018.01) G06F 30/27(2020.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适合于大规模水热型地热资源开采的 布井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大规模水热型地 热资源开采的布井方法, 属于地热能开采领域, 包括根据研究区范围以及实际水文地质条件建 立三维水热耦合数值模型; 确定三维水热耦合数 值模型的边界条件和模拟地层的水热传递参数; 根据研究区当地的地热资源需求确定供应设计 目标; 在所述研究区设计不同的布井方案; 根据 所述供应设计目标, 利用三维水热耦合数值模型 进行模拟, 模拟并对比不同的布井方案下地下水 水位波动和出水温度, 确定最佳的布井方案为本 发明所设计的分列交替式布井模式。 本发明考虑 了天然水热运动过程与人工注采过程之间相互 作用, 最大程度的维持地下水水位, 保障注采量 之间均衡, 且保持工程使用周期内出水温度稳定 不变。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5页 CN 114016992 A 2022.02.08 CN 114016992 A 1.一种适 合于大规模水 热型地热资源开采的布井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根据研究区范围以及实际水文地质条件建立 三维水热耦合数值模型; 确定三维水 热耦合数值模型的边界条件和模拟地层的水 热传递参数; 根据研究区当地的地热资源需求确定供应设计目标; 所述供应设计目标包括地热水供 应量、 开采井水头下降幅度、 开采井出水温度、 需求年限内的水位下降幅度和温度下降幅 度; 在所述研究区设计不同的布井方案, 所述布井方案包括集中布井模式和分散开采模 式, 集中布井模式包括分列交替式布井模式和同心 圆环状式布井模式; 所述分列 交替式布 井模式包括多个开采井和多个回灌井, 多个开采井排列为包括至少两个开采井行和至少两 个开采井列的矩阵; 多个回灌井排列为至少 两个回灌井行和至少 两个回灌井列的矩阵, 各 开采井行与各回灌井行交替布置, 同一行中任意两个开采井之 间的距离为D, 同一行中任意 两个回灌井之间的距离为L, 列方向上相邻的开采井行和回灌井行之间的距离为U; 开采井 列和回灌井列延伸方向垂直于地下水流向, 回灌井列布设于开采井列上游方向; 所述同心 圆环状布井模式的布井方式为 开采井外围布设回灌井的同心圆环状式布井方式; 根据所述供应设计目标, 利用三维水热耦合数值模型进行模拟, 模拟并对比不同的布 井方案下地下水水位波动和出水温度, 确定最佳的布井方案为所述的分列交替式布井模 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于大规模水热型地热资源开采的布井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三维水热耦合数值模型的水流 运动方程 为: 其中, S为储水系数, 单位1/m, h为水头, 单位m, t为时间, 单位d, xi为i方向距离, 单位m, qi为i方向流速, Kij为渗透系数, 单位m/d, fμ为粘滞性方程, ej为方向向量, xj为j方向距离, 单位m, ρ 为 流体密度, 单位 kg/m3, ρ0为参考温度条件下的流体密度, 单位 kg/m3; 所述三维水热耦合数值模型的热量传输控制方程 为: 其中, C为等效体积比热容, 单位MJ/m3/K; λ为热传导系数, 单位W/m/K; 代表热量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4016992 A 2随时间变化项, 代表热传导控制下的热量传输项, 代表对流控制下的热 量传输项, μ为粘滞系数, 单位为Pa ·S, β 代表热膨胀系数, 通常取10‑41/℃; T0为参考温度, T 为流体温度; fμ为粘滞性方程; μ0为参考温度条件下的粘滞系数, 单位 为Pa·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于大规模水热型地热资源开采的布井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三维水热耦合数值模型的边界条件为模型北侧设置为补给边界, 东西 两侧为零流量边 界, 南侧为定水头边界, 水位值与当地水库水位值一致, 模型顶部设置为定温边界, 温度为 当地平均气温, 底部设置为热通 量边界, 按当地大地热流 值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于大规模水热型地热资源开采的布井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热传递参数包括 渗透系数、 孔隙度、 比热容和导热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于大规模水热型地热资源开采的布井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灌井放置在开采井的上游120 0m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于大规模水热型地热资源开采的布井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D为3 50m, L为1000m, U为120 0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于大规模水热型地热资源开采的布井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列交替式布井模式布井范围在10km2以内。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4016992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适合于大规模水热型地热资源开采的布井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适合于大规模水热型地热资源开采的布井方法 第 1 页 专利 一种适合于大规模水热型地热资源开采的布井方法 第 2 页 专利 一种适合于大规模水热型地热资源开采的布井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5:15:48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