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专利文库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17 7481.8 (22)申请日 2021.12.15 (73)专利权人 广州同方瑞风节能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 地址 511495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钟村街 汉溪大道东290号保利大都汇3栋 办公 楼 (3栋办公楼) 412房 (72)发明人 周世强 亢志刚 李朝文 (74)专利代理 机构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 限公司 4 4205 专利代理师 林玉杰 (51)Int.Cl. F24F 3/14(2006.01) F24F 8/10(2021.01) F24F 13/28(2006.01)F24F 13/30(2006.01) F24F 11/89(2018.01) F24F 11/74(2018.01) (54)实用新型名称 除湿机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除湿机组, 包括: 室 内机, 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室内换热器、 再热冷凝器和第一风机, 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 风口, 壳体内对应进风口并排设有两个相互独立 的进风通道, 室内换热器设于其中一个进风通道 内, 再热冷凝器设于另一个进 风通道内; 室外机, 其内设有室外换热器和第二风机; 压缩机, 设于 壳体内或室外机内, 压缩机与室内换热器、 再热 冷凝器以及室外换热器通过管路构成循环回路; 风量调节阀, 设于再热冷凝器所在的进风通道 内; 控制器, 与风量调节阀电性连接; 其中, 室内 换热器被配置为至少具有制冷工况。 上述的除湿 机组能够以线性调节的方式对进入壳体内的空 气进行加热补偿, 有利于提高室内空气的温湿度 精度。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216844942 U 2022.06.28 CN 216844942 U 1.一种除湿机组,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室内机(100), 所述室内机(100)包括壳体(110)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110)内的室内换 热器(120)、 再热冷凝器(130)和第一风机(140), 所述壳体(110)上设置有进风口(111)和出 风口(112), 所述壳体(110)内对应所述进风口(111)并排设置有两个相互独立的进风通道, 所述室内换热器(120)设置于其中一个进风通道内, 所述再热冷凝器(130)设置于另一个进 风通道内; 室外机(200), 所述室外 机(200)内设置有室外换 热器(210)和第二 风机(220); 压缩机(300), 所述压缩机(300)设置于所述壳体(110)内或所述室外机(200)内, 所述 压缩机(300)与所述室内换热器(120)、 所述再热冷凝器(130)以及所述室外换热器(210)通 过管路构成循环回路; 风量调节阀(150), 所述风量调节阀(150)设置于所述再热冷凝器(130)所在的进风通 道内; 控制器(16 0), 所述控制器(16 0)与所述 风量调节阀(15 0)电性连接; 其中, 所述室内换 热器(120)被 配置为至少具有制冷工况。 2.如权利 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内换热器(120)还具有制热工况, 所述循环回路上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器(160)电性连接的四通换向阀(400), 所述四通换向阀 (400)分别与所述压缩机(300)、 所述室内换热器(120)、 所述再热冷凝器(130)以及所述室 外换热器(210)相连, 所述循环回路上对应所述室内换热器(120)和所述室外换热器(210) 均设置有膨胀阀(500), 每个所述膨胀阀(500)均并联有一单向阀(600), 以使所述室内换热 器(120)能够 在制冷工况与制热工况之间进行切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机组,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风口(111)处设置有与所述控制 器(160)电性连接的检测装置(170), 所述检测装置(170)能够检测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机组, 其特 征在于, 所述检测装置(170)为温湿度传感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循环回路上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器 (160)电性连接的压力传感器(70 0), 所述第二 风机(220)为调速风机 。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组,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风口(111)处设置有过滤器 (180)。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844942 U 2除湿机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空调技 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除湿机组。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 除湿机组的工作原理为: 室内空气在室 内风机的驱动下, 首先经过蒸 发器冷却至露点 温度以下, 此时空气中的水分被析出, 降低了空气的绝对含湿量, 除湿后的 空气经过再热冷凝器进行加热补偿后由室内风机送入室内, 从而达到调温除湿的效果, 其 中, 再热冷凝器利用压缩机排出的高温气体作为热源弥补空气因除湿而损失的热量。 [0003]市面上现存有一些除湿机 组, 其室内的再热冷凝器与室外的冷凝器在冷媒系统中 为并联的关系, 通过设置电磁阀使得压缩机排出的高温气 体所提供的热量要么供给室内的 再热冷凝器对除湿后的空气进行加热补偿, 要么供给室外的冷凝器, 即通过开关调节的方 式选择性地利用压缩机排出 的高温气体所提供 的热量, 从而会产生以下 的问题: 无法按照 实际需求调节对压缩机排出的高温气体所提供的热量的利用率, 当压缩机排出的高温气 体 所提供的热量供给室内的再热冷凝器时, 再热冷凝器很容易对除湿后的空气过度补偿, 导 致除湿后的空气过热, 以致于室内的空气温度高于设定值, 此时需要通过调节电磁阀使压 缩机排出 的高温气体所提供 的热量供给室外的冷凝器, 使得除湿后的空气失去加热补偿, 但是除湿机组运行一段时间后室内的空气温度将低于设定值, 此时又需要通过调节电磁阀 使压缩机排出 的高温气体所提供的热量供给室内的再热冷凝器对除湿后的空气进行加热 补偿, 如此循环, 无法 保证室内空气的温湿度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 本实用新型提 出一种除湿机组, 有利于提高室内空气的温湿度精度。 [000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湿机组, 包括: 室 内机, 所述室内机包括壳体以及设置 于所述壳体内的室内换热器、 再热冷凝器和 第一风机,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所述壳体内对应所述进风口并排设置有两个相互独立的进风通道, 所述室内换热器设置于 其中一个进风通道内, 所述再热冷凝器设置于另一个进风通道内; 室外机, 所述室外机内设 置有室外换热器和 第二风机; 压缩机, 所述压缩机 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或所述室外机内, 所述 压缩机与所述室内换热器、 所述再热冷凝器以及所述室外换热器通过管路构成循环 回路; 风量调节阀, 所述风量调节阀设置于所述再热冷凝器所在的进风通道内; 控制器, 所述控制 器与所述 风量调节阀电性连接; 其中, 所述室内换 热器被配置为至少具有制冷工况。 [000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湿机组, 至少 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所述室内换热器处 于制冷工况时, 室内空气在所述第一风机的驱动下于所述进风口处通过两个进风通道进入 所述壳体内, 进入所述室内换热器所在的进风通道的空气流经所述室内换热器时能够冷却 至露点温度以下, 使得空气 中的水分被析出, 从而达到除湿的目的, 同时, 进入所述再热冷 凝器所在的进风通道的空气流经所述再热冷凝器时能够得到加热, 随后, 通过两个进风通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6844942 U 3
专利 除湿机组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5:13:35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494.0 KB)
分享
友情链接
民航 MH-T 6050-2009 行李处理系统 带式输送机.pdf
GB-T 11017.3-2014 额定电压110kV Um=126kV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第3部分:电缆附件.pdf
NIST 关键基础设施网络安全改善框架-美国关基-v1.1-2018年 安全内参翻译版本.pdf
GB-T 33593-2017 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要求.pdf
GB-T 12727-2023 核电厂安全重要电气设备鉴定 IEC IEEE 60780-323-2016.pdf
DB32-T 3514.8-2019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规范 第8部分:运维服务 江苏省.pdf
AI大模型将彻底改变智能汽车产业-2023-11-智能网联.pdf
GB-T 3273-2015 汽车大梁用热轧钢板和钢带.pdf
GB-T 12452-2022 水平衡测试通则.pdf
GB-T 41843-2022 功能、残疾、健康分类的康复组合评定.pdf
GB-T 18488.2-2015 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 第2部分:试验方法.pdf
T-CASME 436—2023 9BB~20BB太阳能电池片自动串焊机.pdf
GB-T 16606.3-2018 快递封装用品 第3部分:包装袋.pdf
云计算服务安全评估申报书.pdf
T-CAS 558—2021 企业数字化成熟度评价指南.pdf
创业黑马 aigc安全研究报告新版.pdf
GB-T 23011-2022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 数字化转型 价值效益参考模型.pdf
DB51-T 2799-2021 四川省高速公路景观及绿化设计指南 四川省.pdf
GB-T 18921-2019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观环境用水水质.pdf
GB-T 20169-2015 离子型稀土矿混合稀土氧化物.pdf
1
/
3
9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494.0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