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专利文库
(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2964817.9 (22)申请日 2021.11.29 (73)专利权人 西安西热 水务环保有限公司 地址 710054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雁翔路 99号博源科技广场A座 专利权人 华能陇东能源 有限责任公司 (72)发明人 胡明睿 李海燕 张彬彬 郭鹏飞  周娜 董娟 尹萍 叶治安  康少鑫 吴有兵 邢文斌  (74)专利代理 机构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6120 0 代理人 安彦彦 (51)Int.Cl. C02F 1/52(2006.01) B01F 35/32(2022.01)B01F 27/90(2022.01) B01F 35/12(2022.01) B01F 33/40(2022.01) B08B 9/093(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配套重介质絮凝 工艺的混凝设备 (57)摘要 一种配套重介质絮凝工艺的混凝设备, 包括 凝聚池、 U型连通管、 絮凝池、 导流筒、 回流水泵以 及压缩空气系统; 其中, 所述凝聚池一侧与配水 区相连通, 凝聚池底部通过U型连通管与所述絮 凝池相连; 凝聚池设置有凝聚池搅拌器, 絮凝池 内设置有絮凝池搅拌器和导流筒, 絮凝池搅拌器 下部设置在导流筒内; 絮凝池底端出口经回流水 泵与配水区或U型连通管相连通; 压缩空气系统 与凝聚池、 絮凝池以及U型连通管相连通。 本实用 新型可有效降低重介质颗粒对设备的污堵, 大幅 度提高重介质颗粒的利用效率, 增加了重介质颗 粒在反应器中的悬浮浓度。 进而提高设备的最大 处理量, 保证出水水质, 并强化系统在来水水量 波动和频繁启停工况 下的抗波动能力。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216336790 U 2022.04.19 CN 216336790 U 1.一种配套重介质絮凝工艺的混凝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凝聚池(1)、 U型连通管(3)、 絮凝池(4)、 导流筒(6)、 回流水泵(8)以及压缩空气系统(9); 其中, 所述凝聚池(1)一侧与配 水区相连通, 凝聚池(1)底部通过U型连通管(3)与所述絮凝池(4)相连; 凝聚池(1)设置有凝 聚池搅拌器(2), 絮凝池(4)内设置有絮凝池搅拌器(5)和导流筒(6), 絮凝池搅拌器(5)下部 设置在导流筒(6)内; 絮凝池(4)底端 出口经回流水泵(8)与配水区或U型连通管(3)相连通; 压缩空气系统(9)与凝聚池(1)、 絮凝池(4)以及U型 连通管(3)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套重介质絮凝工艺的混凝设备, 其特征在于, 絮凝池 (4)通过侧壁上设置有过 水洞(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套重介质絮凝工艺的混凝设备, 其特征在于, 絮凝池 (4)中设置有在线pH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套重介质絮凝工艺的混凝设备, 其特征在于, 絮凝池搅 拌器(5)采用旋转方向可调节的推进式桨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套重介质絮凝工艺的混凝设备, 其特征在于, 配水区连 接有进水管道, 进水 管道上设置有 进水流量计(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套重介质絮凝工艺的混凝设备, 其特征在于, 回流水泵 (8)出口通过 管路与配水区或U型 连通管(3)相连通; 管路上设置有回流 流量计(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套重介质絮凝工艺的混凝设备, 其特征在于, 压缩空气 系统(9)包括压缩空气储罐以及与压缩空气管道(10), 压缩空气管道(10)入口与压缩空气 储罐相连, 出口分为三路, 一路沿凝聚池(1)侧壁伸入到凝聚池(1)底部, 另一路沿絮凝池 (4)侧壁伸入到絮凝池(4)底部, 第三路与U型 连通管(3)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配套重介质絮凝工艺的混凝设备, 其特征在于, 伸入到凝 聚池(1)底部的压缩空气管道(10)以及伸入到絮凝池(4)底部的压缩空气管道(10)上均开 设有若干喷头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336790 U 2一种配套重介质 絮凝工艺的混凝设 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 理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配套重介质絮凝 工艺的混凝设备。 背景技术 [0002]矿井疏干水和循环水排污水是典型的高硬度废水, 处理后具有较大回用价值。 通 常借助软化 ‑混凝澄清工艺去除原水中的硬度和大部分悬浮物, 后续进入膜处理工艺进行 深度处理。 通常矿井疏干水和循环水排污水总硬度较高, 且镁硬度在总硬度中占比高, 药剂 软化后形成的氢氧化镁 呈絮体或片状, 其体积大, 比重轻, 难以沉降。 通常通过加大PAM投加 量和降低上升流速的方法稳定出水水质, 但此举增加了药剂成本和构筑物的建设成本, 且 PAM过量投加对超滤、 反渗透系统造成了不可逆的污堵风险。 针对氢氧化镁污泥的特性, 可 利用重介质磁絮凝工艺, 向澄清池中投加比重较大 的磁性颗粒或粉末, 利用污泥絮体对重 介质裹挟后重介质对污泥的向下拖拽作用, 提高污泥的沉降速度, 进而提高设备 的上升流 速, 增加提高处 理水量。 [0003]在实际应用中, 通常直接向现有常规澄清工艺设备增加投加重介质颗粒, 以期能 够达到较优的处理效果。 但由于重介质颗粒比重较大, 沉降速度快, 在运行中发现大部 分包 裹重介质颗粒的污泥沉积在絮凝池底部角落及凝聚池 ‑絮凝池间的U 型联通管底部, 经搅拌 及水流作用仍难以重新恢复悬浮状态, 能够有效悬浮在反应区的重介质颗粒密度在短时间 内大幅降低, 需要频繁补充重介质颗粒才能使反应区维持足够的重介质颗粒浓度。 上述运 行方式导致重介质颗粒消 耗量过大, 且大量重介质颗粒淤积在絮凝池底部, 在短期内即造 成澄清池污堵; 且大量重介质颗粒导致转动设备和管道异常磨损, 系统维护成本高。 另一方 面, 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常存在较大水量波动, 当系统来水量较低或停 运后重启时, 澄清池 内部水流的搅动作用减弱或停止, 会加快重介质颗粒的沉积, 加剧了上述污堵现象, 实际难 以满足真实工况 下的运行要求。 [0004]目前需针对重介质颗粒比重大、 易沉积、 具有磁性的物理特性对混凝装置进行优 化, 开发出一种重介质不易沉积污堵的混凝设备, 使设备适应重介质投加条件下水量波动 大、 启停频繁的运行工况。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软化澄清处理矿井疏干水和循环水排污水等高硬度废水的软化澄清装置, 为 有效缓解有效悬浮重介质颗粒密度低、 装置污堵、 难以适应水量波动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 目的是提供一种配套重介质絮凝工艺的混凝设备, 通过筛选适合的重介质 颗粒材质和粒 径, 减缓重介质颗粒的沉降速度, 针对易于堵塞的部位增加吹扫装置, 采用旋转方向可变的 搅拌设备, 同时增加反应区内部的水流循环等措施维持重介质 颗粒在反应器中的悬浮浓 度。 本实用新型 可以减缓重介质颗粒在设备内部的沉积。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 术方案: [0007]一种配套重介质絮凝工艺的混凝设备, 包括凝聚池、 U型连通管、 絮凝池、 导流筒、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6336790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配套重介质絮凝工艺的混凝设备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配套重介质絮凝工艺的混凝设备 第 1 页 专利 一种配套重介质絮凝工艺的混凝设备 第 2 页 专利 一种配套重介质絮凝工艺的混凝设备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5:08:34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