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专利文库
(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111445050.7 (22)申请日 2021.11.30 (71)申请人 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312300 浙江省绍兴 市上虞区通江西 路218号 (72)发明人 朱亮 李阳健 张雪纯 严浩  王宇泽  (74)专利代理 机构 杭州华进联浙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3 3250 代理人 李丽华 (51)Int.Cl. B24B 7/22(2006.01) B24B 29/02(2006.01) B24B 27/00(2006.01) B24B 49/00(2012.01)B24B 49/02(2006.01) B24B 47/12(2006.01) G06F 30/20(2020.01) (54)发明名称 硅片抛光过程中的测厚方法、 系统及抛光装 置 (57)摘要 本申请涉及半导体抛光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 及一种硅片抛光过程中的测厚方法、 系统及抛光 装置, 该方法包括: 建立硅片抛光过程中电机的 转矩、 转速及抛光时间与硅片厚度的函数关系模 型; 基于采集的所述电机的转矩、 转速、 抛光时间 及所述函数关系模型, 确定所述硅片厚度。 本发 明通过建立硅片抛光过程中电机的转矩、 转速及 抛光时间与硅片厚度的函数关系模 型, 再基于采 集的所述电机的转矩、 转速、 抛光时间及所述函 数关系模型, 确定所述硅片厚度, 能够实现硅片 抛光过程中的在线检测, 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8页 附图4页 CN 114290156 A 2022.04.08 CN 114290156 A 1.一种硅片抛光过程中的测厚方法, 用于抛光装置, 所述抛光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电机, 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 抛光盘, 所述电机控制所述抛光盘对硅片进 行抛光,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 建立硅片抛光过程中电机的转矩、 转速及抛光时间与硅片厚度的函数关系模型; 基于采集的所述电机的转矩、 转速、 抛光时间及所述函数关系模型, 确定所述硅片厚 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建立硅片抛光过程中电机的转矩、 转 速及抛光时间与硅片厚度的函数关系模型包括: 基于所述电机的转矩、 转速及抛光时间确定所述电机所做的功; 基于所述电机所做的功和对应的硅片去除厚度, 确定硅片去除厚度与 所述电机所做的 功的比例系数; 基于硅片抛光过程中所述电机的转矩、 转速、 抛光时间、 比例系数及硅片厚度, 建立所 述函数关系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抛光装置包括第一电机, 所述第一电 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抛光盘, 所述第一电机控制所述第一抛光盘对硅片进行抛光; 所述 电机的转矩、 转速及抛光时间与硅片厚度的函数关系模型为: 硅片厚度 其中, h0为硅片原厚度, τui为第一电机的转 矩, ωui为第一电机的转速, Δt为采样间隔时间, k 为比例系数, n 为采样的次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抛光装置包括第 一电机以及与所述第 一电机不同转向的第二电机, 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抛光盘, 所述第一电机控 制所述第一抛光盘对硅片的第一面抛光, 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硅片的第二面连接; 所 述电机的转矩、 转速及抛光时间与硅片厚度的函数关系模型为: 硅片厚度 其中h0为硅片原厚度, τui为第一电 机的转矩, ωui为第一电机的转速, τpi为第二电机的转矩, ωpi为第二电机的转速, Δt为采 样间隔时间, k 为比例系数, n 为采样的次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抛光装置包括第 一电机以及与所述第 一电机不同转向的第三电机, 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抛光盘, 所述第一电机控 制所述第一抛光盘对硅片的第一面进行抛光, 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抛光盘, 所述第三电机控制所述第二抛光盘对硅片的第二面进行抛光, 所述电机的转矩、 转速及抛 光时间与硅片厚度的函数关系模型为: 硅片厚度 其中h0为硅片原厚度, τui为第一电 机的转矩, ωui为第一电机的转速, τdi为第三电机的转矩, ωdi为第三电机的转速, Δt为采 样间隔时间, k 为比例系数, n 为采样的次数。 6.一种硅片抛光过程中的测厚系统, 用于抛光装置, 所述抛光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电机, 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 抛光盘, 所述电机控制所述抛光盘对硅片进 行抛光, 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包括: 模型建立模块, 用于建立硅片抛光过程中电机的转矩、 转速及抛光时间与硅片厚度的 函数关系模型;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4290156 A 2厚度确定模块, 用于基于采集的所述电机的转矩、 转速、 抛光时间及所述函数关系模 型, 确定所述硅片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 其特 征在于, 所述模型建立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 用于基于所述电机的转矩、 转速及抛光时间确定所述电机所做的功; 第二确定模块, 用于基于所述电机所做的功和对应的硅片去 除厚度, 确定硅片去 除厚 度与所述电机所做的功的比例系数; 模型建立子模块, 用于基于硅片抛光过程中所述电机的转矩、 转速、 抛光时间、 比例系 数及硅片厚度, 建立所述 函数关系模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抛光装置包括第一电机, 所述第一电 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抛光盘, 所述第一电机控制所述第一抛光盘对硅片进行抛光; 所述 电机的转矩、 转速及抛光时间与硅片厚度的函数关系模型为: 硅片厚度 其中, h0为硅片原厚度, τui为第一电机的转 矩, ωui为第一电机的转速, Δt为采样间隔时间, k 为比例系数, n 为采样的次数。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抛光装置包括第 一电机以及与所述第 一电机不同转向的第二电机, 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抛光盘, 所述第一电机控 制所述第一抛光盘对硅片的第一面抛光, 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硅片的第二面连接; 所 述电机的转矩、 转速及抛光时间与硅片厚度的函数关系模型为: 硅片厚度 其中h0为硅片原厚度,ui为第一电 机的转矩, ωui为第一电机的转速, τpi为第二电机的转矩, ωpi为第二电机的转速, Δt为采 样间隔时间, k 为比例系数, n 为采样的次数。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抛光装置包括第一电机以及与所述 第一电机不同转向的第三电机, 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抛光盘, 所述第一电机 控制所述第一抛光盘对硅片的第一面进行抛光, 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抛光 盘, 所述第三电机控制所述第二抛光盘对硅片的第二面进行抛光, 所述电机的转矩、 转速及 抛光时间与硅片厚度的函数关系模型为: 硅片厚度 其中h0为硅片原厚度, τui为第一电 机的转矩, ωui为第一电机的转速, τdi为第三电机的转矩, ωdi为第三电机的转速, Δt为采 样间隔时间, k 为比例系数, n 为采样的次数。 11.一种硅片抛光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至少一个电机, 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抛 光盘, 所述电机控制所述抛光盘对硅片进 行抛光, 还包括如权利要求6~10任一项 所述的测 厚系统, 所述测厚系统连接所述电机, 用于测量硅片的厚度, 并根据硅片的厚度控制所述电 机的工作。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4290156 A 3

.PDF文档 专利 硅片抛光过程中的测厚方法、系统及抛光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硅片抛光过程中的测厚方法、系统及抛光装置 第 1 页 专利 硅片抛光过程中的测厚方法、系统及抛光装置 第 2 页 专利 硅片抛光过程中的测厚方法、系统及抛光装置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5:05:0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