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专利文库
(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111464814.7 (22)申请日 2021.12.0 3 (71)申请人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41009 安徽省芜湖市经济技 术开发 区长春路8号 (72)发明人 李畅 徐爽 王梁  (74)专利代理 机构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4109 代理人 汤茂盛 (51)Int.Cl. B60G 13/00(2006.01) G06F 30/15(2020.01) G06F 30/20(2020.01) (54)发明名称 减振器座及其定型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振器座及其定型方法。 包 括锥管状的围壁, 锥管状的围壁上顶部有顶盖, 围壁与铅锤向 的夹角为11~2 5度, 围壁的下段搭 接带与车身上设置支撑部搭焊连接。 上述方案 中, 围壁与铅锤向的夹角为11~25度时, 可以为 顶盖提供优良的支撑刚度, 确保了减震器上端的 可靠固定, 上述夹角区域选择在11~25度范围 内, 又不至 于挤占机舱内其它部件的布置空间。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114228428 A 2022.03.25 CN 114228428 A 1.一种减振器座, 其特征在于: 包括锥管状的围壁(10), 锥管状的围壁(10)上顶部有顶 盖(20), 围壁(10)与铅锤向的夹角为11~25度, 围壁(10)的下段搭接带(11)与车身上设置 支撑部搭焊连接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座, 其特征在于: 围壁(10)插置于车身上设置锥管状的 支撑部内并焊接连接 。 3.根据权利 要求2所述的减振器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围壁(10)与铅锤向的夹角为11 ~13度, 优选为12度。 4.根据权利 要求2所述的减振器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围壁(10)与铅锤向的夹角为22 ~25度, 优选为2 2~23度。 5.根据权利 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减振器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顶盖(20)中部有容纳减 震器顶端的中心孔(21), 中心孔(21)周边有用于连接减震器顶部的弹簧 座的连接孔(2 2)。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减振器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中心孔(21)的孔沿 处有向上突 起的翻边(21 1)。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减振器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连接孔(22)布置在 下凹的台阶面(23)上。 8.根据权利 要求7所述的减振器座, 其特征在于: 台阶面(23)台面区域与以连接孔(22) 为中心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吻合, R≥1/2螺母套 筒外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减振器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台阶面(23)的下沉高度为6~ 9mm, 优选为7~8m m。 10.根据权利 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减振器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围壁(10)包括位于 车身侧围临近侧的外围壁(10a)、 外围壁(10a)相对侧的内 围壁(10b)、 靠近车头一侧的前围 壁(10c)、 前围壁(10c)相对侧的后围壁(10d), 所述的外围壁(10a)、 内围壁(10b)、 前围壁 (10c)、 后围壁(10d)均为 直壁。 11.根据权利 要求10所述的减振器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外围壁(10a)、 内围壁(10b)、 前围壁(10c)、 后围壁(10d)的周向方向上顺延连接彼此的前内、 内后、 后外、 外前弧形壁 (10bc、 10bd、 10ad、 10ac)过渡, 所述的围壁(10)与顶盖(20)之间圆弧过渡段(12)顺延。 12.一种减 振器座的定型 方法, 其特 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 利用CAE辅助设计系统提供一平板状的顶盖(20), 顶盖(20)上开设有中心孔(21), 中 心孔(21)周边有用于连接减震器顶部的弹簧 座的连接孔(2 2); B、 利用CAE辅助设计系统设定围壁(10)与铅锤向的初始夹角为2度, 然后调节夹角至8 ~25度, 确定相应的夹角所对应的三个连接孔(2 2)处的刚度; C、 选定满足刚度要求所对应的夹角值为11~13度, 通过CAE辅助设计系统对减振器座 安装面即顶盖(20)进行 形貌优化; D、 选择减振器座定型为围壁(10)与铅锤向的夹角为5~10度及 所述的连接孔(22)布置 在下凹的台阶面(23)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减振器座, 其特征在于: 步骤D中, 选定11~13度、 优选为12 度, 选定所述的台阶面(23)的下沉高度为6~ 9mm, 优选为7~8m m。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4228428 A 2减振器座及其定型方 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减 振器座的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现有乘用车中, 轿车、 SUV、 MPV车型采用承载式车身的方案极为普遍, 作为悬架的 重要部件的减震器的上端需要固定在车身 上, 如前减震器的上端通常固定在前轮罩上方部 的侧围与前隔板结合处的减震器安装座上, 作为减震器安装座本体来讲, 其通常为平板状 或碗口向下 的碗形, 结构和形状极为简单。 现有技术中已有相关设计考虑到减震器安装座 本体与车身之间的连接强度和刚度问题, 如名称为 “一种乘用车前减震器座总成 ”(文献号 为CN206031508  U‑以下简称文献1), 文 献1认为“多数乘用车前减震器安装座的加强结构比 较薄弱,只对垂直于前减震器方向和车身X向(相对驾驶员驾驶时的前后方向)的连接进行 加强, 缺少前减震器安装座与车身Y向(相对驾驶员驾驶时的左右方向)部件的连接,载荷 传递的较弱。 ”, 为此文献1采用以下方案, 包括一四周带有裙状翻边的增强板2, 所述裙状翻 边包括在增强板上部的与前轮罩侧加强板配合的上部翻边21和在增强板下部的与前减震 器安装座1相配合的下部翻边22; 上部翻边通过焊点与前轮罩侧加强板5焊接连接, 下部翻 边通过焊点与前减震器安装座1焊接连接; 所述增强板上纵向设有若干折状突起3, 根据增 强板的大小, 通常为3个突 起, 所述折状突起与增强板连接的部位设有加强筋4。 [0003]由此可见, 文献1只是针对前减震器安装座1的边界约束提供的相应 的设计方案, 并未对前减震器安装座 1本身作出相应的改进设计, 也就是像现有众多 车型一样, 前减震器 安装座1与减震器连接装配部位都是钢平板, 为满足刚度要求, 文献1就是通过与前轮罩侧 加强板5连接的增强板来约束固定前减震器安装座1, 这无疑给造车成本带来巨大的挑战。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身结构刚性强的减 振器座。 [0005]为实现上述发明 目的, 本发明首先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减振器座, 其特征在 于: 包括锥管状的围壁, 锥管状的围壁上顶部有顶盖, 围壁与铅锤向的夹角为11~25度, 围 壁的下段搭接带与车身上设置支撑 部搭焊连接 。 [0006]上述方案中, 围壁与铅锤向的夹角为11~25度时, 可以为顶盖提供优良的支撑刚 度, 确保了减震器上端的可靠固定, 上述夹角区域选择在  11~25度范围内, 又不至于挤占 机舱内其它部件的布置空间。 [0007]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减 振器座的定型 方法。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 减 振器座的定型 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A、 利用CAE辅助设计系统提供一平板状的顶盖, 顶盖上开设有中心孔, 中心孔周边 有用于连接减震器顶部的弹簧 座的连接孔; [0010]B、 利用CAE辅助设计系统设定围壁与铅锤向的初始夹角为2度, 然后调节夹角至8 ~25度, 确定相应的夹角所对应的三个连接孔处的刚度;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14228428 A 3

.PDF文档 专利 减振器座及其定型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减振器座及其定型方法 第 1 页 专利 减振器座及其定型方法 第 2 页 专利 减振器座及其定型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5:04:11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