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专利文库
ICS 85.010 Y30 DB37 DB37/T 3208—2018 山 东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7/T 3208—2018 制浆造纸企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 施指南 Guidelines for screening and elimination of occupational disease hidden risk of Pulp and paper enterprise 2018 - 05 - 17 发布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6 - 17 实施 发 布 DB37/T 3208—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山东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加顺、张泉林、孟海波、王鑫、武之刚。 DB37/T 3208—2018 制浆造纸企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制浆造纸企业职业病危害隐患排查和治理的职责要求、隐患分级与分类、工作程序和 内容、文件管理和持续改进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山东省内制浆造纸企业生产活动过程中职业危害隐患排查和治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37/T 2883-2016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 DB37/T 3013-2017 用人单位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 3 术语和定义 DB37/T 2883和DB37/T 301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职责要求 4.1 成立机构 4.1.1 企业应建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领导和组织机构。 4.1.2 领导机构可由负责人、各公司(机台、部门)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重要岗位人员等组 成,全面负责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 4.1.3 组织机构(办公室)可设在职业卫生管理部门或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体系实施方案编制、制度 建设、体系运行和维护、档案管理。 4.2 明确岗位职责 4.2.1 应强化企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明确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 员、车间(班组)管理人员以及劳动者在隐患排查和治理方面的职责和要求。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保证职业病隐患治理资金投入,及时掌握重大隐患治理情况,治理重大隐患 前督促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 ——企业分管负责人负责督促、检查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落实情况,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隐患 排查治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向主要负责人报告重大情况,对本单位无力解决的重大隐患, 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提出报告。 ——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企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的具体工作,定期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卫 生检查,及时发现隐患并报相关部门组织治理。 ——车间主任、班组长、岗位操作工等其他人员对职责范围内的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 DB37/T 3208—2018 4.2.2 职业卫生管理部门每季度应对本单位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按照规定的时 间和形式报送体系建设领导机构。在接到有可能发生职业病事故信息时,应当及时向各单位发出预警通 知,必要时可采取撤离人员、停止作业、加强监测等措施。 4.2.3 企业各机台(车间、班组、专业职能和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专业(单位)的隐患排查、评估、 整改、统计上报工作。 4.3 制订实施方案 4.3.1 企业应制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明确体系建设的目标、工作任务、建设 步骤和实施流程。 4.3.2 企业应据生产运行特点,制定职业病隐患排查计划,明确检查的目的、内容、要求,编制《职 业病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职业病现场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并定期组织评审、修订和完善。 4.4 建立健全制度 4.4.1 应建立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明确排查主体、周期及实施流程,保证责任、措施、资金、 时限和预案的落实,实现隐患排查治理的闭环管理。 4.4.2 应建立健全培训教育制度,明确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和基层单位的培训教育职责,落实培训经费, 加强培训督促考核,保证培训的实效。 4.4.3 应建立体系运行管理考核制度,明确岗位、班组、基层单位(车间和部门)的考核内容及标准, 将考核结果与薪酬奖惩挂钩,确保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落实和有效运行。 4.5 实施全员培训 4.5.1 企业应制定详细的工作措施,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分阶段、分层级实施全员培训。 4.5.2 应针对职业病隐患排查项目清单的编制、隐患排查治理流程、本岗位风险管控措施、重大隐患 判定、治理方案制定和信息报告等内容进行重点培训,促使每位员工熟练掌握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 标准和实施步骤。 4.5.3 应采取填写闭卷考试、随机提问等多种形式进行考核,确保每位员工正确参与隐患排查治理工 作。 4.5.4 企业存在外委作业时,应当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职业卫生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 培训的职责。 4.5.5 应将培训的过程资料归档保存。包括:培训记录、培训签到、培训考核、培训效果报告以及相 关影像资料等。 4.6 体系运行考核 4.6.1 企业应制定体系运行的考核措施并严格执行,确保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运行落到实 处。制浆造纸企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考核办法,参见附录 A。 4.6.2 岗位考核由班组管理人员执行,主要考核对风险管控措施、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知晓情况、隐 患排查表的写实性和规范性等进行考核。 4.6.3 车间考核由各公司(机台)职业健康管理部门或安全管理部门执行,主要对隐患排查台账的建 立和记录情况、隐患统计上报情况等进行考核。 4.6.4 公司(机台)考核由隐患排查与治理体系建设领导机构组织执行,主要对隐患治理组织及验收 情况进行考核。 4.6.5 集团(总公司)考核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执行,主要对重大隐患的排查治理和验收情况进行考核。 DB37/T 3208—2018 5 工作程序和内容 5.1 职业病隐患分类 按照DB37/T 3013-2017中5.1的规定将职业病隐患分为基础管理类隐患和现场管理类隐患。 5.2 职业病隐患分级 按照DB37/T 3013-2017中5.2的规定将职业病隐患分为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 6 职业病隐患分类和分级 6.1 编制职业病隐患排查清单 6.1.1 现场管理隐患排查清单 现场管理类隐患排查目的是检查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管控措施落实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清单 编制内容至少应包括:风险点信息、排查内容和标准、排查方法、排查周期、组织级别等,详见附录B。 6.1.2 基础管理隐患排查清单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目的是检查企业职业卫生基础管理与相关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标准、 规范和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规定的符合性,清单编制内容至少应包括:基础管理项目名称、排查内容 和标准、排查方法、排查周期、组织级别等,参见附录C。 6.2 确定排查组织级别 制浆造纸企业的排查组织级别包括集团(总公司)级、公司(机台)级、车间级、班组级或岗位级。 企业应将外包工程纳入日常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范围。 6.2.1 确定排查周期 根据职业病危害风险点及危险源(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性和企业的排查组织级别,确定排查周期 为: ——岗位操作人员现场巡检或操作时应将隐患排查纳入巡检内容,主要对现场工程技术和应急处置 措施进行检查; ——车间直接管理人员(车间主任或安全员)至少每周一次对作业工人个体防护措施进行检查; ——公司(机台)至少每月一次主要对现场管理措施进行检查; ——集团(总公司)至少每季度一次对管理措施进行检查。 6.2.2 实施隐患排查 6.2.2.1 企业根据职责要求,由集团(总公司)、公司、部门、车间、岗位按照排查项目清单编制隐 患检查表实施隐患排查,发现一般隐患后应及时上报组织部门,发现重大隐患应及时上报职业卫生管理 部门和公司主要负责人。 6.2.2.2 发现的隐患应由排查组织部门下达隐患整改通知,明确整改措施或建议、整改责任单位、责 任人、整改期限等。 6.3 隐患治理 DB37/T 3208—2018 6.3.1 隐患治理要求 应按DB37/T 2883—2016中7.4.1的规定执行。 6.3.2 隐患治理流程 隐患治理流程为: ——下发隐患整改通知; ——实施隐患治理; ——治理情况反馈; ——隐患整改验收。 6.3.3 一般职业病隐患治理 应按照DB37/T 3013-2017中6.3.2 执行。 6.3.4 重大职业病隐患治理 应按照DB37/T 3013-2017中6.3.3 执行。 6.4 职业病隐患治理验收 6.4.1 职业病隐患治理完成后,企业应组织本单位工程、技术、设备、安全、环保、职业卫生等部门 进行考核验收并编制验收报告。重大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企业应组织专家或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 治理情况进行复查评估。 6.4.2 对于验收合格的隐患治理项目,企业应制定相应的规程,并转入正常的维护管理。 6.5 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企业经过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和验收后应编制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参见附录C。 7 文件管理 按照DB37/T 3013-2017的7.3 执行。 8 持续改进 按照DB37/T 3013-2017的7.1 执行。 DB37/T 3208—2018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制浆造纸企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考核办法 A.1 目的 为了保证制浆造纸企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有效运行,进一步明确隐患排查治理运行流程和责 任分工,对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考核,制定本办法。 A.2 考核对象 本办法适用于制浆造纸企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所涉及的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部门 负责人、车间管理人员、班组人员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工作的考核。 A.3 考核依据 《制浆造纸企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指南》。 A.4 考评方式及项目 A.4.1 考评方式采取日常考评与定期考评相结合的方式。 A.4.2 考评项目主要包括机构及人员、体系文件编制与执行、责任考核、编制隐患排查清单及确定排 查计划、隐患排查实施、一般事故隐患治理、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全员培训、评审及更新及信息系统应 用。 A.5 考评组织与内容 A.5.1 岗位考核由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和定期评价组负责组织实施,内容主要包括对岗位的隐患排查治 理体系的知晓情况,隐患排查记录规范性等进行考核。 A.5.2 车间考核由分管负责人和定期评价组负责组织实施,

pdf文档 DB37-T 3208-2018 制浆造纸企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 山东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7-T 3208-2018 制浆造纸企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 山东省 第 1 页 DB37-T 3208-2018 制浆造纸企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 山东省 第 2 页 DB37-T 3208-2018 制浆造纸企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 山东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2 08:45:00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