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专利文库
ICS 85.010 Y30 DB37 山 东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7/T 3207—2018 制浆造纸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 系实施指南 Guidelines for classification and control of occupational disease hazards risk on Pulp and paper enterprise 2018 - 05 - 17 发布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6 - 17 实施 发 布 DB37/T 3207—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王加顺、张泉林、孟海波、王鑫、武之刚。 I DB37/T 3207—2018 制浆造纸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制浆造纸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的职责和要求、工作程序和内容、文件管理和 持续改进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山东省内制浆造纸企业生产活动过程中职业危害的分级与管控,其他造纸企业参照执 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687 纸、纸板、纸浆及相关术语 GB/T 11651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T 18664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 GB/T 23466 护听器的选择指南 GB/T 29510 个体防护装备配备基本要求 GB/T 50087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25 含密封源仪表的放射卫生防护要求 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 188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GBZ/T 194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 GBZ/T 205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 GBZ/T 224 职业卫生名词术语 GBZ/T 253 造纸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指南 QB 1533 制浆造纸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 QB 3699 造纸工业企业安全技术规程 AQ/T 4244 造纸企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 DB37/1922 山东省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 DB37/T 2882-2016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DB37/T 2973-2017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3 术语和定义 GB/T 4687、GBZ/T 224 、DB37/T 2882和DB37/T 2973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职责要求 1 DB37/T 3207—2018 4.1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风险实施分级管控。 4.2 建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和组织机构。 4.2.1 领导机构可由主要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等组成,全面负责企业职业病危 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 4.2.2 组织机构(办公室)可设在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体系实施方案编制、制度建设、体系运行 和维护、风险告知、档案管理。 4.3 强化企业职业病防治的主体责任,明确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车间(班 组)管理人员以及劳动者在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方面的职责和要求。 4.3.1 主要负责人(领导小组组长)应保证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所需人力、资金和物资的投入,统筹规 划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并实施奖惩,对体系建设的有效性承担最终责任。 4.3.2 分管负责人(领导小组副组长)应对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统一部署和协调,负责实施方案的制 定和相关制度的审核,组织方案和制度的培训,监督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办公室)履行职责。 4.3.3 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保证实施方案和相关制度的落实,负责职业病危害风险清单、职业病危害 风险现场和基础管控措施清单的编制,组织作业人员的培训。 4.3.4 车间(班组)管理人员以及劳动者应知晓所辖或所管理岗位的职业病危害风险信息,按照管控 标准(风险管控措施清单)的要求实施风险分级管控。 4.4 应建立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保证体系的维护和有效运行。 4.4.1 实施方案应明确体系建设的目标、工作任务、建设步骤和实施流程。 4.4.2 考核办法应明确考核内容和奖惩措施,参见附录 A。 4.5 应制定详细的工作措施,对企业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等实施全 员培训,提高职业病危害意识。 4.6 应落实基础管理措施,提高职业卫生管理水平。 4.6.1 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 防护设施设计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4.6.2 及时并如实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并通过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公告、培训等方式对劳动者 进行职业病危害告知。 4.6.3 应对工作场所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 价。 4.6.4 应按照 GBZ 188 的要求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实施职业健康监护。 4.6.5 应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及其管理制度,档案内容和管理应符合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要求。 4.6.6 应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按规定对企业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接触职业病危害的 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 4.6.7 应建立接触粉尘、噪声、高温等作业岗位的操作规程,建立接触氯气、职业中暑应急救援预案 并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演练。 4.7 应对职业病危害风险点采取有效的现场管控措施,降低职业病危害风险。 2 DB37/T 3207—2018 4.7.1 应针对风险点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有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风险点应设置应急救援 设施,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设施的设计应符合 GB/T 50087、GBZ 1、GBZ 125、GBZ/T 194、GBZ/T 205、 GBZ/T 253、QB 1533、QB 3699、AQ/T 4244 的规定。 4.7.2 应为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提供符合防护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个人防护用品应按 GB/T 11651、GB/T 18664、GB/T 23466、GB/T 295105 和 DB37/ 1922 的要求选用和配备。 4.7.3 对可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设备、原料及产品必须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职业病 危害警示标识设置应符合 GBZ 158 的要求。 5 工作程序和内容 5.1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5.1.1 制浆造纸生产工艺 原料(其中包括木材、板皮以及其它原生纤维原料)经过分切、筛选后,通过机械法、化学法或化 学机械相结合的方法使植物纤维原料离解成本色纸浆,本色纸浆经筛选洗涤后,漂白成漂白纸浆。生产 的纸浆自用或者通过浆板机加工为浆板外售。外购浆板与自产浆料经磨浆、配浆,再经过筛选除渣、脱 气,去成型网形成湿纸页,然后通过压榨、干燥、施胶(涂布)、压光、卷取,后经复卷等工序,分切 打包入库销售。其中蒸煮后的本色降浆经洗涤产生的黑液,经蒸发器蒸发浓缩,然后将其在碱炉内燃烧, 过程产生的蒸汽送汽机发电;产生的熔融物送至苛化工段,苛化工段将进一步回收白液回用于蒸煮工段, 苛化过程产生的碳酸钙经过石灰窑煅烧生成石灰,再回用。制浆废水、纸机白水混合后,经过过滤、沉 淀等预处理后,进入生化系统(厌氧+好氧),最后经过高氧和湿地处理达标排放;污泥经过半干化、 颗粒化处理后送至厂外。 5.1.2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5.1.2.1 备料系统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 ——原料输送、削片除尘杂物分离等设备运转存在噪声; ——木片削片、筛选、再碎、木屑收集等作业环节存在木粉尘、霉菌孢子; ——非木材原料打包、打捆、堆垛、拆垛、切料、筛选除尘等作业环节存在草类纤维粉尘、韧皮纤 维粉尘、棉粉尘、麻粉尘、霉菌孢子; ——废纸分拣接触病原微生物。 5.1.1.2 浆线系统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 ——蒸煮塔、喷放锅、木片泵、蒸球、蒸煮管、碎浆机及各种物料输送泵等设备运行中产生的噪声; ——木片仓、木片洗涤器、预蒸仓、螺旋压榨疏解机、反应仓、螺旋压榨、漂白塔、低浓磨、压力 筛、多圆盘浓缩机、挤浆机等设备运行时产生的高温; ——皮带输送机、削片机等设备运行产生的粉尘; ——在制浆过程中使用和接触的盐酸、氢氧化钠、过氧化氢、二氧化氯; ——在纸浆漂白、漂后洗过程中挥发出的氯气等有毒有害气体。 5.1.2.3 碱回收系统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 ——蒸发器、碱炉、焚烧炉、汽轮机、泵、风机、电机、磨煤机、真空泵、粉碎机等设备运行中产 生的噪声; ——碱炉、喷枪口、溜槽口、蒸发器、石灰窑、溶解槽、消化器、汽轮机、分汽包、蒸汽管道等设 备运行产生高温; ——石灰库、白泥盘式过滤机、消化器产生的氧化钙粉尘; 3 DB37/T 3207—2018 ——碱回收黒液、绿液、白液、白泥等取样点接触的氢氧化钠、硫化钠等; ——在碱回收工艺过程中使用和接触的硫酸; ——炉水净化过程中,化学品加药点使用的 联氨、氢氧化钠在运输、接卸、储存、输送等过程中 产生的联氨、氢氧化钠; ——将补充的硫酸钠(芒硝)还原成硫化钠时,芒硝的运输、接卸、储存、输送等过程中产生的芒 硝粉尘。 5.1.2.4 配浆系统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 ——运输车辆、链板输送机、碎浆机、浆泵、磨浆机、压力筛、电机、风机等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 的噪声; ——碎浆过程碎浆机中添加氢氧化钠、次氯酸钠、增白剂、颜料、杀菌剂、氢氧化钠等化学物质。 ——水力碎浆机碎解商品木浆过程产生的粉尘; ——坑、槽、池、罐、沟产生的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 5.1.2.5 造纸系统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 ——浆泵、除渣器、成型网、压榨机、压光机、施胶机、卷取机、纸芯锯、水力碎浆机、搅拌器、 上料泵、空压机、真空泵、风机、传动电机等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 ——烘缸、加热风机、干燥箱、热油站、排风系统等设备运行产生的高温; ——涂料制备使用淀粉、滑石粉、碳酸钙、高岭土、羧甲基纤维素在储存、运输、配置等过程产生 的粉尘; ——纸张烘干、复卷过程可能产生的纸粉尘; ——造纸苛化工序使用的硫酸铝、淀粉在储存、运输、配制等过程产生的粉尘;; ——抄纸纸张测厚控制使用放射源产生电离辐射; ——坑、槽、池、罐、沟产生的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 ——使用天然气等气体泄露造成的职业性中毒。 5.1.2.6 成品包装系统可能

pdf文档 DB37-T 3207-2018 制浆造纸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山东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4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4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7-T 3207-2018 制浆造纸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山东省 第 1 页 DB37-T 3207-2018 制浆造纸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山东省 第 2 页 DB37-T 3207-2018 制浆造纸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山东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2 08:38:2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