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专利文库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 67.060 DB37 B23 山 东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7/T 3377—2018 盐碱地农作物生产技术规程 红小豆 Technical code for producing in saline-alkali soil — Adsuki bean 2018 - 07 - 19 发布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8 - 19 实施 发 布 DB37/T 3377—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中心、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谷晓红、丁汉凤、尹秀波、贾文斌、王效睦、辛富刚、李湛、李全民、孙玉霞、 田桐源。 I DB37/T 3377—2018 盐碱地农作物生产技术规程 红小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盐碱地生产红小豆的产地环境、播前准备、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草害防治、采收、 采后处理、生产档案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土壤水溶性盐分不高于0.4 %的盐碱地红小豆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2 粮食作物种子 第2部分:豆类 GB/T 8321 (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22497 粮油储藏 熏蒸剂使用准则 LS/T 1211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 NY/T 496 肥料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应符合 NY/T 5010 的要求。土壤水溶性盐分含量不高于0.4 %,pH 值7.0~8.7,应有灌 溉和排涝条件。 4 播前准备 4.1 平地 结合农机条件开展播前整地,不宜重茬。应精细整地,通过翻、耙、压达到地平土细、上虚下实、 减少明暗坷垃,趁雨抢墒播种。 4.2 淡水压盐 2 3 3 耕后大水压盐,墒情适宜再旋耕,降低耕作层含盐量至0.2 %以下。每667 m 用水量80 m ~120 m 。 4.3 施足基肥 2 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春播每667 m 施腐熟有机肥1 000 kg~2000 kg、复合肥(N-P2O5-K2O:15-15-15) 2 15 kg~20 kg或磷酸二铵10 kg~15 kg、硫酸钾5 kg~10 kg。夏播每667 m 施复合肥(N-P2O5-K2O:15-15-15) 20 kg~30 kg,结合整地一次性施入。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T 496 的规定。 4.4 品种选择 1 DB37/T 3377—2018 选择适合在盐碱地种植的高产优质品种,种子质量符合GB 4404.2 规定。 4.5 种子处理 对种子进行挑选,选出均匀、饱满的种子,剔除秕粒、霉变粒。播前以18 %辛硫•福美双种子处理 微囊悬浮剂拌种,每10 kg红小豆种子使用16.4 g ~22.5 g,拌匀阴干成膜后使用。 5 生产技术 5.1 播种 5.1.1 适期播种 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耕作栽培制度和品种的特性,适时播种。可春播和夏播两种模式。春播时间 为4月下旬~5月下旬,土壤5 cm深处地温连续5 d 12 ℃以上时,采用条播或点播方式播种,覆土深度 在3 cm~5 cm,并根据墒情适时镇压保墒或覆膜。夏播时间为6 月中旬~7 月上旬。 5.1.2 播种密度 2 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品种特性而定,春播行距35 cm~40 cm左右,播种量每667 m 2.5 kg~3.5 kg, 早熟品种宜密植,中晚熟品种宜稀植;春播宜密,夏播宜稀;低肥水宜密,高肥水宜稀。夏播用种量较 春播适当减少。 5.1.3 查苗补种 出苗后及时检查出苗情况,如有30 cm以上缺苗现象,及时催芽补苗。 5.2 田间管理 5.2.1 间苗定苗 幼苗出齐后,达到2叶1心时,要剔除疙瘩苗。在第一复叶期定苗,最迟不应超过第二复叶期,每穴 留1 株~2 株壮苗,结合定苗拔除病苗、弱苗、杂苗、小苗。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和播种时间确定 2 2 留苗数量,春播每667 m 留苗8 000 株~9 000 株,夏播每667 m 留苗7 000 株~8 000 株。 5.2.2 中耕除草 生长期内,结合杂草发生和降雨情况,中耕1 次~2 次。 5.2.3 灌水排涝 在花荚期和鼓粒期遇有干旱,视情灌水,在苗期和盛花期注意排涝。 6 病虫害防治 6.1 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适时进行化学防治。采用化学防 治时,应按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执行。 6.2 农业防治 2 DB37/T 3377—2018 选用抗病品种,与禾本科等非豆类作物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去除病株并集中处理病残植 株,发病地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及时耕翻土地,使土壤疏松,不利于幼虫或虫卵 越冬。 6.3 物理防治 根据害虫生物学特性,采取糖醋液、黑光灯或汞灯等方法诱杀蚜虫、甜菜夜蛾、棉铃虫、豆荚螟等 害虫的成虫。 6.4 生物防治 保护田间瓢虫、寄生蜂等自然天敌,灭杀蚜虫等害虫。 6.5 化学防治 6.5.1 病害防治 6.5.1.1 锈病和白粉病 2 发病初期,每667 m 用110 g 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配400 倍~500 倍液喷雾,或50 %多菌灵可湿 性粉剂500 倍液喷雾防治,每隔6 d~7d 喷1次,连喷3 次。 6.5.1.2 褐斑病 2 每667 m 用50 g 72 %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1 000 倍~2 000 倍液喷施,从发病初期喷施,每隔 7 d喷1 次,连喷2 次~3 次。 6.5.2 虫害防治 6.5.2.1 蛴螬和地老虎 2 2 结合播种,每667 m 用120 g~150 g 10 %毒死蜱拌细土20 kg,沟施或穴施,也可每667 m 用100 mL ~ 150 mL 5.7 %氟氯氰菊酯1 000 倍或50 g 50 %辛硫磷乳油1 000 倍液喷雾,将药液喷施到播种穴或作 物苗叶芯及茎上,使药液顺茎流至根部,每季最多施药1次。 6.5.2.2 食心虫、造桥虫和螟虫类 2 每667 m 用15 mL~20 mL 2.5 %溴氰菊酯乳油3 000 倍~4 000 倍液喷雾,距采收7 d内不得施药; 2 或每667 m 用20 mL~30 mL 20 %氰戊菊酯乳油2 000 倍~3 000 倍液喷雾,距采收10 d内不得施药。 7 草害防治 7.1 播期防治 以人工除草、机械中耕除草和化学除草相结合。播后苗前使用除草剂进行土壤处理,优先选择精异 丙甲草胺乳油、二甲戊灵乳油合适剂型,按说明书使用。 7.2 苗期除草 苗后化学除草,宜选用对豆科作物有耐药性的药物,在杂草1 叶~4 叶期施药。根据生产地块杂草 类型选择除草剂,优先选择氟磺胺草醚、烯草酮、异丙甲草胺、精喹禾灵合适剂型,按说明书使用。 3 DB37/T 3377—2018 8 采收 根据品种特性,适时采收。田间3/4以上豆荚成熟即可机械收获,小面积种植可分期采摘。 9 采后处理 9.1 脱水 采后应尽快带荚晾晒干燥。剔除霉变豆荚,待豆荚干燥至手捏即开荚时,由脱粒机脱粒,继续干燥 至水分小于等于13.0 %时,包装入库。 9.2 豆象防治 9.2.1 达到入库标准的红小豆,以高温或储粮熏蒸剂熏蒸方式灭虫。如有密闭硬质粮仓设备,在红小 豆达到安全水分 13.0 %的条件下,高温暴晒或烘干机加热保持 46 ℃ 2 h,趁热入仓,压盖密闭。 9.2.2 如无硬质密闭仓储设施,使用有效成分含量 56 %的磷化铝片剂或丸剂熏蒸,以密闭聚乙烯膜包 3 3 裹,用量为 6 g/m ~9 g/m ,密闭时间大于等于 14 d,取用前安全散气时间大于等于 1 d。熏蒸剂管理 和操作使用,应按 GB/T 22497 和 LS/T 1211 相关规定。 9.2.3 少量红小豆可在-18 ℃~-10 ℃冰柜放置 3 d~4 d,取出密闭保存。 10 生产档案 应详细记录产地环境、生产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和采收各环节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形成生产档案, 保存3 年~5 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DB37-T 3377-2018 盐碱地农作物生产技术规程 红小豆 山东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2 04:30:49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440.2 KB)
分享
友情链接
GB-T 26528-2011 防水用弹性体(SBS)改性沥青.pdf
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条例.pdf
T-ACEF 060—2023 塑料包装替代材料 碳减排量核算准则.pdf
HJ 91.2-2022 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pdf
TTAF 044-2019 Android应用质量技术要求及评分细则.pdf
GB-T 36681-2018 展览场馆服务管理规范.pdf
专利 一种水循环温控系统.PDF
GB-T 712-2022 船舶及海洋工程用结构钢.pdf
DB37-T 4221.9-2020 政务信息资源 数据集 人口 第9部分 生育保险信息.pdf
GB-T 33982-2017 分布式电源并网继电保护技术规范.pdf
DB3309-T 93-2022 地理标志产品 嵊泗贻贝 舟山市.pdf
SL-T 794-2020 堤防工程安全监测技术规程.pdf
TTAF 187—2023 框架型应用软件个人信息保护规范.pdf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 关于印发2021年电力安全监管重点任务的通知.pdf
ISO 9241 820 2024 Ergonomics of human system interaction Part 820 Ergonomic guidance on interzctions in immersive environments including augmented reality and virtual reality.pdf
GB-T 41274-2022 可编程控制系统内生安全体系架构.pdf
GB-T 30013-2013 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基本条件.pdf
T-AIIA 003—2022 平行电动夹爪技术规范.pdf
奇安信 2022中国工业数据勒索形势分析报告.pdf
GB-T 30132-2013 胶印书刊纸.pdf
1
/
3
6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440.2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