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专利文库
ICS  65.020.20 B 21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2963—2017 瓠瓜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Technological specification of seed production of calabash gourd 文稿版次选择 2017 - 09 - 15 发布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7 - 10 - 15 实施 发 布 DB34/T 2963—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农业大学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蒙城县菜篮子工程办公室、安徽省农科院土肥研究所、 安徽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阜阳市园艺学会、颍泉区菜篮子工程办公室、绩溪县农业委员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童光、马连军、张其安、汪承刚、严从生、葛三建、张玲、肖彦波、胡在进、 张媛。 I DB34/T 2963—2017 瓠瓜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瓠瓜种子生产的繁种田栽培管理、原种生产、大田用种生产、种子质量检验以及种子 包装和贮藏。 本标准适用于瓠瓜常规种、杂交种种子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543(所有部分) 你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GB/T 7414 主要农作物种子包装 GB/T 7415 农作物种子贮藏 DB34/T 501 无公害瓠瓜生产技术规程 3 繁种田栽培管理 3.1 选用不易受灾的田块;提供有利于种性表现的生育条件,保证种子的质量和数量。 3.2 不同季节栽培的品种应在相应的季节繁殖,设施栽培品种应在相应设施内繁殖,抗性原种应在有 利于相应逆境发生的条件下繁殖。 3.3 杂交制种时,父母本分别集中种植;根据各自的生育期调整开花期,一般父本比母本提早播种 5 d~ 10 d。 3.4 栽培管理应按照 DB34/T 501 的规定执行。 4 原种生产 4.1 常规种及杂交种亲本 4.1.1 途径 经单株选择、分系比较,再混系繁殖。 也可由育种家种子直接繁殖。 4.1.2 4.1.2.1 单株选择 种植规模 原始群体种植规模不小于 300 株。 4.1.2.2 初选及处理 1 DB34/T 2963—2017 雌花初现时,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特性、生长健壮的单株,并挂牌标记。 ——早熟品种,主蔓长 50 cm~100 cm 时摘心,选择 2 条~3 条子蔓的雌花繁殖; ——中晚熟品种,子蔓长 25 cm~50 cm 时再摘心,选择 3 条~4 条孙蔓的雌花繁殖; ——均于雌花后留 2 片~3 片叶摘心。 4.1.2.3 隔离及授粉 开花前,选择发育充分、即将开放的花蕾,束扎花冠隔离或套袋隔离。 17:00~19:00 或次日 6:00~8:00,采摘已隔离雄花,将其花粉涂抹在同株已隔离雌花的柱头上, 依旧隔离并挂牌标记,注明植株编号、授粉日期等。 摘除其他非目的授粉雌花。 4.1.2.4 复选 初选单株的果实商品成熟时,选留果形符合本品种特征、易坐果、抗病的单株,并挂牌标记。 4.1.2.5 决选 复选单株的果实生理成熟时,选留果皮色泽、种子大小颜色等性状符合本品种特征、果柄粗壮的单 株,单株留种。 4.1.3 分系比较 4.1.3.1 种植规模 每一株系种植 30 株~50 株。 4.1.3.2 隔离及授粉 株系间网室隔离,株系内任意授粉。 4.1.3.3 选择及留种 果实商品成熟时,淘汰与本品种差异明显的株系。 果实生理成熟时,保留株系去劣去杂后,混合留种。 4.1.4 4.1.4.1 混系繁殖 隔离 一般采取空间隔离方式,隔离距离 1000 m 以上。 4.1.4.2 授粉 自然授粉或人工辅助授粉。 采取网室隔离方式或环境条件不利于昆虫传粉时,应人工辅助授粉。 4.1.4.3 选择及留种 苗期、开花期、果实商品成熟期和生理成熟期,分别严格去劣去杂,混合留种。 4.2 采种 4.2.1 2 种果采收 DB34/T 2963—2017 授粉后 70 d~80 d,采收果皮变硬、皮色由淡绿变成黄褐色或近白色、茸毛全部脱落的充分成熟 果实。 4.2.2 后熟及处理 后熟 10 d~20 d,剖开留种果实,取出种子,置于洁净的非金属容器中,自然发酵 12 h~24 h 再淘洗。 4.2.3 种子干燥 将洗净后的种子置于凉席等上,摊薄晾干,不应置于水泥地上烈日暴晒。 5 大田用种生产 5.1 常规种及亲本自交系 隔离距离 500 m 以上,其余同 4.1.4。 5.2 一代杂种 隔离距离 500 m 以上。 父本和母本的配置比例为 1:4~1:5。 开花前,拔除不符合本品种特征特性的父本、母本植株。 用父本花粉给母本柱头授粉,其余同 4.1.2.2 和 4.1.2.3。 果实商品成熟期和生理成熟期,分别拔除不符合本品种特征特性的母本植株。 5.3 采种 一代杂种生产时,从母本植株上采收具授粉标记、充分成熟的果实。 其余同 4.2。 6 6.1 6.2 种子质量检验 种子检验按 GB/T 3543 的规定执行。 种子质量应符合表 1 的最低要求。 表1 种子质量最低要求 单位:% 种子类别 原种 大田用种 7 常规种 亲本 品种纯度 净度 发芽率 含水量 不低于 不低于 不低于 不高于 99.0 97.0 85.0 9.0 97.0 85.0 9.0 亲本 99.0 杂交种 96.0 种子包装和贮藏 3 DB34/T 2963—2017 7.1 7.2 种子包装按 GB/T 7414 的规定执行。 种子贮藏按 GB/T 7415 的规定执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pdf文档 DB34-T 2963-2017 瓠瓜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安徽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4-T 2963-2017 瓠瓜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安徽省 第 1 页 DB34-T 2963-2017 瓠瓜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安徽省 第 2 页 DB34-T 2963-2017 瓠瓜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安徽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2 03:17:30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