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 B 21 DB6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3/ T 1708—2018 蚕豆 尕大豆丰产栽培技术规范 2018 - 12 - 26 发布 2019 - 03 - 20 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63/T 1708-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青海省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湟中县种子经营管理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顺、王建平、李全新、王守豪、史权林、陈杰、代秀英、石文贵、彭红新、 钟灿、赵永春、严廷桂、杜全福。 1 DB63/T 1708-2018 蚕豆 尕大豆丰产栽培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蚕豆尕大豆品种丰产栽培技术的产量指标、播前准备、耕作和施肥、播种技术、田间 管理、收获脱粒与贮藏技术等。 本规范适用于海拔2400 m~2800 m的山旱地尕大豆种植。本规范可作为各级种子、科研、教学、生 产、农技推广部门对该品种丰产栽培种植时参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7415 农作物种子贮藏 DB63/T 243 农作物种子机械精选技术操作规程。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尕大豆 青海山区的优良农家品种,因子粒比马牙蚕豆小,群众称为尕大豆。尕大豆幼苗直立,含少量花青 素,叶色浅绿呈卵圆形。植株较矮,高约100 cm,株形较紧凑,有效分支各2个~3个。成株时叶绿色, 呈长卵圆形;花较小、白色、主茎始荚高30 cm,终荚高80 cm,单株荚数20个~25个,每荚1.5粒左右, 多的3粒。荚直立形,荚较小而扁平,长6厘米~8厘米、宽1.5 cm -2 cm。单株结实40粒~44粒,单株 粒重35克~40克。种皮乳白色有光泽。粒较小、均匀、饱满呈中厚型,粒长1.6 cm、宽1.2 cm。种脐 端厚0.8 cm、末端厚0.5 cm。种脐黑色,百粒重115克,为中粒型。该品种适应性广,抗寒、耐旱性较 强、秆硬不易倒伏,抗病虫害较强,不易裂荚。 4 产量指标 2 2 中等肥力条件下产量4500 ㎏/hm ~5250 ㎏/hm 。 5 技术内容 5.1 5.1.1 播前准备 选地 2 DB63/T 1708-2018 选择地势平坦,耕层深厚,肥力中、上等水平,中性或微碱性土壤的田块。前茬作物是小麦或马铃 薯,避免以豆类和油料作物重茬。豆麦轮作区,要求蚕豆至少2年~3年轮作一次。 5.1.2 选种 种子选择参照DB63/T 243执行。播种前剔除瘪粒、破碎粒、虫蛀粒种子,在阳光下晾晒1天~2天。 5.2 耕作和施肥 5.2.1 耕翻 前作收获后及时深翻,耕深20.00 cm~25.00 cm,耕深一致,不重不漏,犁垡齐平。 5.2.2 整地 早春土壤解冻后平整土地,土壤达到地平、土细、墒足、上虚下实的待播状态。 5.2.3 施肥(底肥)水平 5.2.3.1 有机肥 2 2 2 结合秋翻或春翻,施农家肥30000 ㎏/hm ~45000 ㎏/hm ,或商品有机肥750 ㎏/hm 。 5.2.3.2 化肥 2 2 2 2 播前基肥施纯氮41.00 ㎏/hm ~47.00 ㎏/hm 、五氧化二磷104.00 ㎏/hm ~121.00 ㎏/hm ,氧化 2 2 钾30.00 ㎏/hm ~37.50 ㎏/hm 5.3 播种技术 5.3.1 播种期 气温稳定通过5.00℃,土壤解冻12.00 cm~15.00 cm时播种。 5.3.2 播种方式 采用等行距机械条播或人工点播种植, 播深7.00 cm~8.00 cm,播后及时耱地保墒。 5.3.3 播种量和基本苗 2 2 播种量150.00 ㎏/hm ~188.00 ㎏/hm 。行距30.00 cm,株距10.00 cm~12.00 cm,每公顷保苗27.00 万株~33.00万株。 5.4 5.4.1 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 当苗高10.00 cm时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现蕾时除二草,幼荚期除三草,行间锄深8.00 cm~10.00 cm,株间锄深4 cm~5 cm。 5.4.2 根外追肥 2 初花时用磷酸二氢钾2.25 ㎏/hm ,兑水450㎏,于清晨或傍晚叶面喷施,每隔10天喷一次,连续喷 施2次~3次。 3 DB63/T 1708-2018 5.4.3 摘心 当植株第10层花序出现时及时摘心。摘心量1心1叶,只摘除植株顶部生长点。摘心应在晴天露水干 后进行。 5.4.4 病虫鼠害防治 5.4.4.1 防治类型 病:锈病、轮纹病、褐斑病;虫:蓟马、蚜虫、豆芫青、蚕豆根瘤象;鼠:中华酚鼠。 5.4.4.2 防治方法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治(具体操作方法参见附录A)。 5.5 收获脱粒和贮藏 5.5.1 收获 植株叶片脱落、主茎基部4层~5层荚呈黄色时人工收割。 5.5.2 脱粒 豆荚风干完全变黑时脱粒。 5.5.3 储藏 按照GB/T 7415执行。 4 DB63/T 1708-2018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蚕豆尕大豆病虫草鼠害防治 表A.1 给出了蚕豆尕大豆病虫草鼠害防治种类、防治时期和农药品种的使用方法。 表A.1 蚕豆尕大豆病虫草鼠害防治药剂品种、使用时期及方法用量表 防治种类 防治时期 农药品种 锈病 开花期 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轮纹病 结荚期 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褐斑病 开花期 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蓟马 苗期 40%乐果乳油 蚜虫 开花期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豆芫青 现蕾开花期 2.5%溴氰菊酯乳油 蚕豆根瘤象 鼓粒期 48%乐斯本乳油 播种前 33%施田补乳油 4-6片复叶期 48%排草丹水剂 播种前后 0.005%溴敌隆投放毒饵 野燕麦、藜、扁蓄、 猪殃殃、酸模叶蓼等 一年生小种子杂草 野荠菜、自生油菜、 密花香薷等杂草 中华酚鼠 使用方法 每公顷375克稀释1200倍液田 间喷雾 每公顷375克稀释1200倍液田 间喷雾 每公顷375克稀释1200倍液田 间喷雾 每公顷750毫升稀释1000倍液 田间喷雾 每公顷450克稀释1000倍液田 间喷雾 每公顷150毫升稀释1500倍液 田间喷雾 每公顷300毫升稀释1000 倍 液田间喷雾 每公顷3750毫升稀释1000倍 液田间喷雾土壤处理 每公顷3000毫升稀释1000 倍 液田间喷雾 播种前 15 天找鼠眼挖穴投 放,苗期再投放一次 安全间隔期 10 天~15 天 10 天~15 天 10 天~15 天 10 天~15 天 7 天-10天 7天-10天 7天-10天 45天 15天 15 天 5
DB63-T1708-2018 蚕豆 尕大豆丰产栽培技术规范 青海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2 03:04:3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