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专利文库
ICS 650.020.20 B21 昭 DB5306 通 市 地 方 标 准 DB 5306/T 18—2019 代替 DG5306/T 18—2014 昭通市马铃薯微型薯生产技术规程 2019 -11 - 15 发布 昭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11- 15 实施 发 布 DB5306/T 18—2019 前  言 本规程按照GB/T1.1-2009《规程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规程由昭通市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规程由昭通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规程起草单位:昭通市农业科学院。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宋维际、李灿辉、胡明成、王韵雪、郑竹、刘小红、余进隆。 本规程代替了DG5306/T 18—2014。 I DB5306/T 18—2019 昭通市马铃薯微型薯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范了马铃薯栽培苗移栽、定植苗管理和微型薯(原原种)繁育技术。 本规程适用于温室或标准网室等设施内无病虫害基质中马铃薯微型薯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7331 马铃薯种薯产地检疫标准 GB 18133 马铃薯脱毒种薯 GB 20464 农作物种子标签通则 NY/T 401 马铃薯种薯(苗)病毒检测技术规程 NY/T 1212 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技术规程 NY/T 1606 马铃薯种薯生产操作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 3.1 栽培苗 在无菌条件下、合成培养基上离体繁殖的无病原菌感染的生根小苗。 3.2 试管薯 在无菌条件下、合成培养基上诱导试管苗生产出的气生小块茎。 3.3 定植苗 按一定规格定植于温室或规程网室等设施内无病虫害的基质中,已经生根成活,且处于旺盛生长期 的移栽苗。 3.4 微型薯 在温室或规程网室等保护条件下,用试管苗(或试管薯)作为播种材料生产的达到质量要求的小粒 种薯。 4 微型薯生产 1 DB5306/T 18—2019 4.1 生产设备与材料 规程网室(包括60目防虫网、大棚塑料膜和遮阳网),苗床(净宽1.2 m,深20 cm~25 cm),走 道宽36 cm,基质和灌溉设施。规程网室不能建在低洼地、地下水位高的地块、山梁顶、风口地,应离 茄科、十字花科和大豆种植地300 m以上。 4.2 基质配制 选用结构疏松、透气性较好、易于消毒、具有一定保水和保肥性能的基质,如:陶粒、珍珠岩、柴 碳粉、煤灰渣、腐殖土等。基质常用的混配方法有:珍珠岩:柴碳粉=9:1,或煤灰渣、珍珠岩、陶粒 (经过破碎)、腐殖土=50:20:15:15。 4.3 基质消毒 4.3.1 高温消毒 选择使用90 ℃以上蒸汽消毒1h、60 ℃以上温度烘炒1 h。 4.3.2 化学药剂消毒 2 在移栽之前约15 d,用稀释5 %的甲醛(福尔马林)溶液,按10 kg/100 m 苗床(基质20 cm厚) 的用量,混匀喷施苗床中的基质并拌匀。用塑料膜覆盖苗床,并封闭温室或网室,约5 d后开启,并多 次翻挖、清水冲洗,待气味散尽后备用。 4.4 苗床基质准备 4.4.1 基质浇水 将新基质或已经消毒处理的基质,以8 cm~10 cm的厚度均匀地铺垫到苗床中,用自来水喷灌透彻, 1 d~2 d后,可用于脱毒苗移栽或定植。 4.4.2 储备培土用基质 对上一个生产季节保留在苗床中已经消毒的基质,可收拢多余部分(> 8 cm~10 cm部分),干燥 保存备用(用于脱毒苗生长期间培土)。 4.5 试管苗假植 4.5.1 假植时间 3月10日~8月30日。 4.5.2 洗苗 将合格的栽培苗从培养容器中取出,用自来水洗净根系黏附的琼脂后,放入浓度为1 mg/kg的高锰 酸钾溶液中浸泡约30 min。 4.5.3 存贮 将洗好的栽培苗排放到苗盘内,喷施少量自来水,用塑料膜盖好,置于阴凉处备用(适当遮阳保湿, 可安全存放2 d~3 d)。 4.5.4 假植及管理 DB5306/T 18—2019 用小铲在苗床的基质上开出行距为2 cm、深度为1 cm~2 cm的小沟。根据栽培苗的大小,以株行距 为1cm(小苗)或2 cm(大苗)规格,将栽培苗整齐地排放到小沟内;扶正栽培苗,覆平基质,喷施适 量的定根水,再喷施稀释1:500~1:800的百菌清或甲基托布津,覆盖塑料膜,加盖75%的遮阳网。2d 后,每天揭开网膜,喷施适量自来水后,再盖膜和覆网。5~7d后,早晚揭去网膜,中午或太阳直晒时覆 网、但不盖膜,夜间再盖膜,隔天喷施一次0.5%(w/v)的三元复合肥(N:P:K=17:17:17);如此 管理15 d~20 d后,即可开始定植工作。 4.6 定植苗的准备 开始定植前1 d,应先对假植苗床喷施适量自来水,并耙松假植苗附近的基质;以保证假植苗的根 系尽可能携带较多基质,并避免拔取假植苗时对根系造成损伤。选择无病虫害、根系发育良好的假植苗 来定植。 4.7 4.7.1 定植操作 密度 根据品种的生育期和生产季节,以株行距12 cm×6 cm(极早熟、早熟和中-早熟品种,及秋-冬季 定植时)或12 cm×7 cm(晚熟品种,及春-夏季节定植时)的规格进行定植。 4.7.2 定植操作 定植时,先用小铲在苗床上挖出约5 cm深的楔型定植沟,挑取带有较多基质的小苗放入定植沟,保 证小苗根系舒展不卷曲,扶正小苗,轻轻培土,以覆盖小苗基部的2个~3个茎节为宜,定植深度约2 cm~ 3 cm。定植完毕后,喷施足量的定根水。 4.8 4.8.1 定植苗的温光、肥水管理 温光管理 小苗定植后的7 d内,用遮光率为75%的遮阳网进行遮荫。待小苗完全成活后,才可去除遮阳网。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要保证室内通风良好、生长温度适宜(15 ℃~30 ℃)。如遇到气温较高和雨水较 多的季节,应在保证通风和降温同时,及时预防和防治可能出现的病虫害。在气温较低的秋冬季节,通 常在晴天10:00时后、气温明显回升时,才掀开网室的塑料膜;并在16:00时后、气温下降之前,及时 放下塑料膜;阴天或气温较低(<10 ℃)时,则不掀开或仅部份掀开塑料膜;同时应定时记录室内气温 和相对湿度变化,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增温和保温措施。 4.8.2 水分管理与培土 4.8.2.1 水分管理 定植后浇透定根水,以保证定植小苗根系能及时吸收到水分,加速小苗的成活。随后根据基质含水 量、空气湿度和小苗萎蔫的实际情况,确定补充水分的多少,采取喷雾或浇灌措施,使基质含水量保持 60%左右(手揑不散,无水滴)。小苗培土并且开始结薯后,逐渐控制浇水的量以及浇水的次数,以促 进小苗结薯及结薯的数量与质量。在收获前半个月内不再浇水,以促进块茎的成熟和皮孔的老化,防止 收获时擦伤薯皮。 4.8.2.2 培土 3 DB5306/T 18—2019 小苗长到10 cm~15 cm左右,对基质进行耙松处理,并开始逐次培土。培土层的厚度每次以4 cm ±1 cm为宜,隔10 d左右再培土1次,总培土次数2~3次。 4.8.3 施肥技术 施肥坚持基肥为主、少量多施的原则。定植时,按140 g/㎡将N:P:K=17:17:17的三元复合肥均 匀施于苗间,移栽后15 d按5 g/㎡浇施0.3%尿素溶液,移栽后30 d按10 g/㎡浇施0.3%尿素溶液和5g/ ㎡浇施0.3%硫酸钾溶液,移栽后45d每周施用一次叶面肥,喷施浓度为0.3%~0.5%的磷酸二氢钾、0.03% 的硼砂以及1/5倍量的MS铁盐与微量元素混合液直至收获前20d,移栽后60 d按10g/㎡浇施0.3%硫酸钾溶 液,移栽后90 d按10 g/㎡浇施0.3%硫酸钾溶液;在整个肥料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尿素的使用量, 避免施用过量造成小苗徒长影响结薯的数量和质量。 4.9 剪尖、扦插 4.9.1 剪尖苗情 移栽后当幼苗长至7 cm~10 cm、4片以上叶时,即可进行剪苗扦插。 4.9.2 剪尖操作 用解剖剪剪下带有2叶1心的茎尖,每剪一株苗要把解剖剪浸入75%的酒精,进行严格消毒。用10 mg/kgNAA浸泡剪下的茎段20 min后扦插,其扦插及管理方法与直接移栽定植苗相同。 4.9.3 剪尖次数 剪尖不超过2次。 4.9.4 扦插时间 秋季扦插不得超过8月30日。 4.10 网室管理 网室内出现杂草及杂株即进行除草、去除杂株。 4.11 病虫害防治技术 4.11.1 防治原则 移栽脱毒苗的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防虫网室一定要密闭,防止害虫进入; 施药在16:00时后进行。农药须交替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人员进入防虫网室须换专用服装并严格消 毒。 4.11.2 晚疫病 栽后20 d开始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2%霜霉疫净可湿性粉剂1:1000倍液喷雾 交替防治4次(共8次),间隔期7d;之后用68.75%银法利75 mL~100 mL/667㎡+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 150 g~215 g/667㎡每隔7 d用药一次,共用3次,或用18.7%烯酰●吡唑酯WDG(商品名凯特)25 mL/667 ㎡喷雾进行治疗。 4.11.3 早疫病 栽后20 d与防治晚疫病同时进行,有效药剂有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80%代锌森可湿 性粉剂1: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500~1:6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l000倍液, DB5306/T 18—2019 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1:400~1:500倍液等,可供选用。一般每7 d~10 d喷1次,连续喷3~4次。或 86.2%铜大师可湿性粉剂1:l200~1:1600倍液,间隔10 d~15 d喷1次。 4.11.4 立枯病 移栽前3d~5d用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1:800倍液;或1:3000~1:6000倍96%天达恶霉灵或1:1000 倍30%恶霉灵水剂(商品名土菌消)浇施基质至潮湿,拌匀后备用。 4.11.5 疮痂病 基质消毒要彻底,在用福尔马林熏蒸的同时,每m³用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 25g+50%辛硫磷乳油35g+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g+60g硫磺粉熏蒸。浇灌水的pH值≦7,浇水不宜过湿。 4.11.6 黑胫病 拔除病株,扦插时严格消毒剪刀,防治传媒害虫。在发病初期,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1: 1000~1:1200倍液喷施防治,或用1:500硫酸铜液浇灌根部。 4

pdf文档 DB5306-T 18—2019 昭通市马铃薯微型薯生产技术规程 昭通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306-T 18—2019 昭通市马铃薯微型薯生产技术规程 昭通市 第 1 页 DB5306-T 18—2019 昭通市马铃薯微型薯生产技术规程 昭通市 第 2 页 DB5306-T 18—2019 昭通市马铃薯微型薯生产技术规程 昭通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4 09:26:33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