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专利文库
ICS 67.020 CCS X 55 DB5101 四 川 省 成 都 市 地 方 标 准 DB5101/T 87—2020 地理标志产品 邛崃黑茶 2020-12-04 发布 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12-04 实施 发 布 DB5101/T 87—2020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 规定起草。 本文件根据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 78 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及 GB/T 17924—2008《地理标志产品 标准通用要求》制定。 本文件由成都市知识产权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邛崃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邛崃市农林局、四川省文君茶业有限公司、四川省 花秋茶业有限公司、成都碧涛茶业有限公司、成都市金川茶业有限公司、四川南宝高山茶业有限公 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曲、喻长根、刘碧清、韩军、邓雪松。 Ⅰ DB5101/T 87—2020 地理标志产品 邛崃黑茶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 邛崃黑茶的保护范围、术语与定义、产品分级、要求、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15 年第 24 号公告批准保护的邛崃黑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 500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8302 茶 取样 GB/T 8305 茶 水浸出物测定 GB 11767 茶树种苗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T 23776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GH/T 1070 茶叶包装通则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 75 号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 78 号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 3 保护范围 限于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范围,即邛崃市 内临济镇、夹关镇、平乐镇、道佐乡、卧龙镇、孔明乡、水口镇、油榨乡、火井镇、南宝乡、高何 镇、天台山镇、大同乡、宝林镇、临邛镇、茶园乡 16 个镇乡行政区域邛崃黑茶的生产加工。见附录 A。 4 术语和定义 1 DB5101/T 87—2020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1 邛崃黑茶 使用邛崃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符合制作黑茶的茶鲜叶,按杀青、初揉、渥堆、复揉、 干燥等传统工艺初制成的黑毛茶,分别再经过筛分、拣选等整形、分级处理,拼配形成的散茶,以 及经过再加工(蒸压、定型)形成的紧压茶。 4.2 散茶 指以茶鲜叶,以摊放、杀青、初揉、渥堆、复揉、干燥加工制成的条形黑茶。 4.3 紧压茶 指以邛崃黑茶散茶为原料,经拼配、回潮、压制、干燥加工制成的紧压黑茶。 5 产品分级 散茶和紧压茶按品质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 6 要求 6.1 原料要求 6.1.1 品种 花秋 1 号及适宜制作邛崃黑茶的其它茶树品种。茶苗质量应符合 GB 11767 的要求。 6.1.2 鲜叶应新鲜、无污染、无红变和其他非茶类夹杂物,符合 GB 2763 要求。鲜叶应采摘当季生 的一芽一叶至六叶内绿苔新梢。采摘时间为每年的 3~10 月。 6.1.3 茶叶栽培管理见附录 B。 6.1.4 原料中不得添加任何人工合成化学物及添加剂。 6.2 自然环境 6.2.1 气候条件 年降水量≥1000 mm,10 ℃以上积温≥3800 ℃,常年相对湿度≥70 %。 6.2.2 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 600 m 至 1000 m,土壤类型为黄、红壤土,PH 值 4.5 至 6.4,有机质含量≥1 %。 土层厚度≥1 m。 6.2.3 空气质量 应符合 NY/T 391 的要求。 6.2.4 土壤环境质量 2 DB5101/T 87—2020 应符合 NY/T 391 的要求。 6.3 加工工艺 加工工艺见附录 C。 6.4 质量特色 6.4.1 感官特色 6.4.1.1 散茶 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 1 散茶感官特色 外 形 内 质 级别 特级 条索 色泽 整碎 净度 香气 汤色 滋味 叶底 紧细秀丽 乌黑油润 匀整 匀净 陈香浓郁持久 红浓明净 醇和爽口 黑褐、嫩软多芽 显毫 一级 紧结 黑褐油润 匀整 匀净 陈香浓厚 红浓明亮 浓醇爽口 棕褐较嫩 二级 尚紧结 褐润 匀整 匀净有梗 陈香浓纯 橙红明亮 醇厚回甘 棕褐尚嫩 三级 紧实 褐尚润 尚匀齐 尚匀有梗 陈香较浓 橙黄明亮 浓厚较甘 棕褐欠嫩 6.4.1.2 紧压茶 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表 2 紧压茶感官特色 级别 外 内 形 香气 特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汤色 滋味 叶底 红浓明净 醇厚、回味甘爽 黑褐、嫩软多芽 陈香浓厚 红浓明亮 浓醇回甘 棕褐较嫩 陈香浓纯 红浓明亮 醇厚回甘 棕褐尚嫩 陈香较浓 褐红明亮 浓厚回甘 棕褐欠嫩 色泽黑褐、形状端正匀称、不起层 陈香浓郁 脱面 持久 色泽棕褐、形状端正匀称、不起层 脱面、撒面均匀、包心不外露 色泽棕褐、形状端正匀称、不起层 脱面、撒面均匀、包心不外露 色泽棕褐、形状端正匀称、不起层 脱面、撒面均匀、包心不外露 质 6.4.2 理化指标 3 DB5101/T 87—2020 应符合表 3 的规定。 表 3 理化指标 指 项 目 标 散茶 紧压茶 水分/(g/100g) ≤ 12 8.5 总灰分/(g/100g) ≤ 7.5 8.5 水浸出物/(g/100g) ≥ 31 21 6.4.3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 6.4.3.1 污染物限量应符合 GB 2762 的规定。 6.4.3.2 农药残留量限量应符合 GB 2763 的规定。 6.4.4 净含量及允差 应符合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75号的规定。 7 试验方法 7.1 感官特色 按 GB/T 23776 的规定执行。 7.2 理化指标 7.2.1 水分按 GB 5009.3 的规定执行。 7.2.2 灰分按 GB 5009.4 的规定执行。 7.2.3 水浸出物按 GB/T 8305 的规定执行。 7.3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 7.3.1 污染物限量应按 GB 2762 中规定的方法执行。 7.3.2 农药残留量限量应按 GB 2763 中规定的方法执行。 7.4 净含量及允差 应按 JJF 1070 的规定执行。 8 检验规则 8.1 组批 以同一批投料生产、同一条生产线、同一班次生产的产品为一个批次,同批产品的品质规格一 致。 8.2 抽样 4 DB5101/T 87—2020 按 GB/T 8302 的规定执行。 8.3 出厂检验 产品出厂需经工厂检验部门逐批检验合格,附产品合格证方能出厂。 出厂检验项目包括感官特 色、水分、净含量及允差。 8.4 型式检验 正常生产时每年进行一次型式检验,有下列情况时也应进行型式检验: (1) 产品定型时; (2) 当原料来源发生变化或主要设备更换,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3) 出厂检验的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4) 停产三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5) 政府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提出要求时。 8.5 判定规则 所检项目全部符合本文件判为合格。 8.5 复验 对检验结果有争议时,应对留存样或在同批产品中重新按 GB/T 8302 规定加倍取样进行不合格 项目的复验,以复验结果为准,复验结果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为合格,反之则判定该批产品为不 合格。 9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 9.1 标志标签 预包装标签应符合 GB 7718 的规定,产品专用标志按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 第 78 号执行。 9.2 包装 产品包装应符合 GH/T 1070 的规定。 9.3 运输 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无异味、无污染,运输过程中应防雨、防潮、防暴晒。不应与有毒有 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 9.4 贮存 产品应贮存于清洁卫生、通风、防潮、防鼠、无异味的库房中,贮存时应留有一定间隙,隔墙 离地,不应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存。 9.5 保质期 在符合本文件规定条件下,可长期保存。 5 DB5101/T 87—2020 附 录 A (规范性) 邛崃黑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图 邛崃黑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图见图A.1。 图 A.1 邛崃黑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图 6 DB5101/T 87—2020 附 录 B (资料性) 邛崃黑茶栽培管理 B.1 栽培管理 B.1.1 育苗 短穗扦插育苗。 B.1.2 栽植密度 ≤50000 株/公顷。 B.1.3 环境、安全要求 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B.2 土肥管理 B.2.1 肥料选择 按 NY/T 394 的要求选用肥料。 B.2.2 施肥次数 茶园每年至少施追肥三次、基肥一次。 B.2.3 施肥 每年施腐熟有机肥≥20t/公顷。 B.2.4 施肥数量 应符合表 1 规定。 表 1 不同生长茶园施肥数量 施肥方 追 肥 基 (kg/667m2 ) 肥 (kg/667m2) 茶园类型 纯N P2O5 K20 有机肥 苗期(定剪期) 7~10 7~12 7~10 ≥500 初投产期 15~20 7~12 7~10 ≥500 盛产期 20~40 8~15 10~20 ≥2000 B.3 修剪 B.3.1 定型修剪 B.3.1.1 幼龄茶园和台刈后的茶园应进行定型修剪后才能初投产,不能以采代剪。 7 DB5101/T 87—2020 B.3.1.2 定型修剪一般分三次完成,剪口要光滑。第一次定剪高度离地 15~20cm,剪去主枝(台 刈茶树为重新形成的骨干枝),留下侧

pdf文档 DB5101-T 87—2020 地理标志产品 邛崃黑茶 成都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101-T 87—2020 地理标志产品 邛崃黑茶 成都市 第 1 页 DB5101-T 87—2020 地理标志产品 邛崃黑茶 成都市 第 2 页 DB5101-T 87—2020 地理标志产品 邛崃黑茶 成都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3 03:01:15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