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CCS B21 6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63/TXXXX—2021 青海扁茎早熟禾 (报批稿) 2021-XX-XX 发布 2021-XX-XX 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63/TXXXX—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提出。 本文件由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梁国玲、刘文辉、魏小星、刘勇、何玉龙、贾志锋、秦燕、马祥、鲍根生、李 文、琚泽亮、于红妍、马兴赟、辛富元、戴晓丽、贾顺斌、唐俊伟、赵晓军。 本标准由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监督实施。 I DB63/TXXXX—2021 青海扁茎早熟禾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青海扁茎早熟禾的植物学性状、生物学性状、经济学性状、栽培技术要点和生产能力 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海拔4200 m以下地区应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NY/T 1091草品种审定技术规程 3 品种来源 该品种以1973年青海省环青海湖地区采集野生扁茎早熟禾种子,经多年栽培驯化而成。2004年12 月8日经全国草品种委员会审定通过,定名青海扁茎早熟禾。拉丁名PoapratensisL.var. anceps Gaud.cv. Qinghai,品种登记号为278。 4 植物学性状 4.1 植株性状 多年生禾本科早熟禾属疏丛型禾草。株高70.00 cm±15.00 cm,茎秆扁平,直立,平滑无毛,具3 节;基生叶长42.50 cm±7.50 cm,茎生叶长9.15 cm±2.35 cm,宽5.00 mm±2.00 mm,叶片扁平,光滑 无毛;叶鞘平滑无毛;叶舌长1.50 mm±0.50 mm,膜质;根状茎发达,横向匍匐蔓延,根状茎上产生新 的分蘖。 4.2 穗部性状 圆锥花序开展,金字塔形或卵圆形,长13.25 cm±6.75 cm,穗轴每节分枝2个~4个;小穗长6.75 mm±0.25 mm,每小穗含小花3枚~5枚;颖片渐尖,边缘狭膜质,脊微粗糙或具短毛,第一颖卵形,长3.00 mm±0.50 mm,具1脉;第二颖阔卵形,长3.50 mm±0.50 mm,具3脉;外稃阔卵形,先端尖,边缘膜质, 具5脉,背部有脊,脊与边脉中部以下具长柔毛,基盘具稠密而长的白绵毛;外稃长3.75 mm±0.25 mm; 内稃与外稃近等长,先端2齿裂,具2脊,脊具纤毛。 4.3 种子性状 1 DB63/TXXXX—2021 颖果,纺锤形,长3.21 mm±0.54 mm,宽0.72 mm±0.13 mm,具3棱,基部具白色绵毛,具纵沟;去 稃种子长2.38 mm±0.29 mm,宽0.69 mm±0.14 mm,纺锤形,褐色至深褐色,背部具棱,腹沟明显。小 穗成熟后易脱落。 5 生物学特性 5.1 物候期 生育期117天±17天,物候期按照NY/T 1091规定进行观测。具体观测地点基本情况参见附录A。 5.2 抗逆性 抗旱;耐寒;耐践踏;抗病虫害能力强。 6 经济学性状 6.1 饲草产量性状 分蘖数每平方米1360.0个±238.0个,开花期茎占46.50 %±4.50 %,开花期风干草水分5.8 %±1.03 %, 粗蛋白11.76 %±1.13 %,粗脂肪2.01 %±0.42 %,粗纤维24.85 %±3.46 %,无氮浸出物48.17 %±3.18 %,粗 灰分5.93 %±0.74 %。 6.2 种子产量性状 千粒重0.25 g±0.05 g,有效生殖枝数每平方米412.5个±92.5个,单序小穗数27个±5个,单穗粒重 0.068 g±0.026 g;种子粗蛋白15.3 %±0.83 %,粗脂肪2.8 %±0.54 %,粗纤维14.0 %±0.71 %,无氮浸出物 50.8 %±2.15 %。 7 栽培技术要点 7.1 播前准备 2 2 2 要 求 土 壤 疏 松 , 肥 力 中 等 。 施 有 机 肥 20.000 t/hm ~ 45.000 t/hm ( 1333.00 kg/667m ~ 2 2 2 2 2 3000.00kg/667m )或纯氮30.00 kg/hm ~60.00 kg/hm (2.00kg/667m ~4.00kg/667m )与纯磷45.00 2 2 2 2 kg/hm ~75.00 kg/hm (3.00kg/667m ~5.00kg/667m )配施作基肥;翻耕25.00 cm~30.00 cm,平整、 耙磨、镇压,待播。 7.2 播种时间 播种时间根据土壤墒情和解冻时间而定。海拔3300 m以下地区,5月中旬~7月上旬播种;海拔3300 m~4200 m地区,5月下旬~6月下旬播种。 7.3 播种方式 2 2 2 2 条播:行距30.00 cm~40.00 cm,播量12.00 kg/hm ~18.00 kg/hm(0.80kg/667m ~1.20kg/667m ); 2 2 2 2 撒播:播量18.00 kg/hm ~22.50 kg/hm (1.20kg/667m ~1.50kg/667m ),播深1.00 cm~2.00 cm。 7.4 田间管理 2 DB63/TXXXX—2021 播后覆土、镇压。播种当年严防践踏和家畜采食,苗期~分蘖期用人工或化学药剂防治杂草。旱作, 有条件地区冬灌,提高翌年越冬率。越冬前幼苗处于分蘖期至拔节期。 8 生产能力 8.1 饲草产量 2 2 2 2 龄 ~ 4 龄 人 工 草 地 开 花 期 风 干 草 产 量 2400.00 kg/hm ~ 4800.00 kg/hm ( 160.00kg/667m ~ 2 320.00kg/667m )。 8.2 种子产量 2 2 2 2 2龄~4龄人工草地种子产量135.00 kg/hm ~600.00 kg/hm (9.00kg/667m ~40.00kg/667m )。 3 DB63/TXXXX—2021 附 录 A (资料性) 品种观测地点基本情况 A.1 地点 海北州海晏县西海镇,东经101°45′16″,北纬36°49′18″,海拔3150.00 m,属高海拔地区,无灌溉 条件。 A.2 时间 2016年~2019年 A.3 主要生态因素 年均温2.75 ℃±0.65 ℃,年降水量402.80 mm±30.50 mm,年蒸发量1650.65 mm±112.15 mm,年日照 时数2762.00 h±120.40 h;无绝对无霜期。试验土壤类型栗钙土,含全氮(N)1.56 g/kg±0.21 g/kg, 全磷(P2O5)1.39 g/kg±0.14 g/kg,全钾(K2O)22.06 g/kg±1.83 g/kg,碱解氮95.0 mg/kg±5.4 mg/kg, 有效磷2.15 mg/kg±0.15 mg/kg,速效钾168.0 mg/kg±10.4 mg/kg,有机质32.48 g/kg±3.60 g/kg,pH 值8.23±0.20。 A.4 生育期 第一年播种到出苗25天±5天,大于等于0 ℃有效积温307.4 ℃±2.2 ℃;翌年返青到分蘖20天±3天, 大于等于0 ℃有效积温97.30 ℃±12.4 ℃;返青到开花86天±5天,大于等于0 ℃有效积温790.4 ℃ ±23.3 ℃;开花至成熟25天±3天,大于等于0 ℃有效积温427.2 ℃±23.0 ℃;全生育期120天±5天,期间 大于等于0 ℃有效积温1121.0 ℃±33.5 ℃。 4
DB63-T 1915-2021 青海扁茎早熟禾 青海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0-11 10:13:1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