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专利文库
ICS 65.020.20 B 31 DB3308 浙 江 省 衢 州 市 地 方 标 准 DB3308/T 037—2017 白辣椒设施栽培技术规范 2017—12—20 发布 衢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01—20 实施 发布 DB3308/T 037—2017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3.1 4 白辣椒 ………………………………………………………………………………… 1 ……………………………………………………………………………………… 1 ………………………………………………………………………………… 1 产地选择 …………………………………………………………………………………………… 1 4.1 4.2 产地环境 ……………………………………………………………………………………… 1 地块选择与栽培设施 ……………………………………………………………………… 1 5 品种选择 …………………………………………………………………………………………… 1 6 春季栽培技术 ……………………………………………………………………………………… 1 6.1 6.2 6.3 7 育苗 …………………………………………………………………………………………… 1 定植 …………………………………………………………………………………………… 2 田间管理 ……………………………………………………………………………………… 2 秋季栽培技术 ……………………………………………………………………………………… 3 7.1 7.2 7.3 7.4 8 育苗 …………………………………………………………………………………………… 土壤消毒 ……………………………………………………………………………………… 定植 …………………………………………………………………………………………… 田间管理 ……………………………………………………………………………………… 病虫害防治 8.1 8.2 8.3 9 10 3 4 4 4 ……………………………………………………………………………………… 4 主要病虫害 ………………………………………………………………………………… 4 防治原则 ……………………………………………………………………………………… 5 防治措施 ……………………………………………………………………………………… 5 采收 ………………………………………………………………………………………………… 5 春季、秋季栽培模式图 ……………………………………………………………………… 5 附录A(资料性附录) 辣椒主要病虫害防治模式图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春季、秋季栽培模式图 …………………………………………… 6 ………………………………………………… 7 I DB3308/T 037—2017 前 言 本标准依据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进行起草。 本标准附录 A、附录 B 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衢州市农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衢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慧琴、章心惠、项小敏、李朝森、王宏航、赵东风、郭勤卫、张婷、甘宏信、 崔文浩、周成丽、莫小荣、程慧林。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 DB3308/T 037—2017 白辣椒设施栽培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白辣椒的术语和定义、产地选择、品种选择、春季栽培技术、秋季栽培技术、病虫害 防治、采购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白辣椒设施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5010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白辣椒 本地区传统种植,嫩熟果呈黄白色、乳白色、玉白色,果实形状为羊角形的辣椒。 4 产地选择 4.1 产地环境 符合 NY/T5010 的规定。 4.2 地块选择与栽培设施 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肥沃、保水保肥性好的地块。栽培设施可选择跨度 6 m 或 8 m 的单体大棚,大棚长度 30 m~50 m 为宜;有条件的可以选择连栋大棚或玻璃温室。 5 品种选择 选择抗性强、优质、高产,符合市场需求的品种,如“衢椒 1 号”、“玉龙椒”等。 6 春季栽培技术 6.1 育苗 6.1.1 苗床选择 选择排水良好、背风向阳的地块,在大棚内育苗。 6.1.2 育苗容器选择 采用 32 孔(或 50 孔)的穴盘或营养钵育苗,营养钵规格为 8 cm×10 cm 或 10 cm×10 cm。 6.1.3 育苗基质准备 1 DB3308/T 037—2017 采用商品专用育苗基质,播种前先预湿,基质含水量 30%~35%,干湿程度以手捏成团、落地即 散为宜。 6.1.4 苗床准备 育苗前将苗床整理平整、压实,苗床宽度 1.15 m~1.2 m,铺设园艺地布,每床并排横放两张穴盘。 6.1.5 浸种处理 采用温汤浸种或高锰酸钾浸种处理。温汤浸种:将干种子放入 55℃~60℃温水中,并不断搅拌, 保持水温浸泡 15 min~20 min,然后冷却至室温,持续浸种 4 h~5 h 后,晾干待播;高锰酸钾浸种:先 用清水浸种 4 h~5 h,捞出,将种子放入 0.1%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 15 min~20 min,用清水冲洗干净, 晾干待播。 6.1.6 播种 6.1.6.1 播种时间 10 月中旬~11 月中旬。 6.1.6.2 育苗基质装盘 播种前将预湿好的育苗基质装盘,盘内基质应保持每穴均匀一致,不架空,不过紧,松紧适中。 6.1.6.3 播种量与播种方法 每亩(667m2)定植地需种子 25 g~30 g。将经过处理的种子播入穴盘,每穴播1粒,用蛭石和基 质 1:1 的混合物覆盖 0.8cm~1 cm 厚,浇透水,贴面覆盖透明的地膜,搭建小拱棚保温保湿。 6.1.7 苗期管理 6.1.7.1 温度管理 出苗前闭棚保温。当 30%种子顶土后揭除贴面覆盖物,逐步降低苗床温度,白天最适宜温度 20℃~ 28℃,最高温度不超过 30℃;夜晚温度控制在 10℃~15℃,不低于 8℃。 6.1.7.2 水肥管理 控制苗床湿度,阴雨天不补水,傍晚不浇水,浇后适当通风换气。小苗 4 片~5 片真叶时,补施三 元素复合肥(N-P2O5-K2O:15-15-15)500 倍液 1 次~2 次。 6.1.7.3 苗期病虫害 苗期主要病虫害有猝倒病、灰霉病、病毒病、蚜虫、烟粉虱等,及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6.1.7.4 炼苗 定植前 7 d~10 d,适当通风、降温、控水、控肥,进行炼苗,定植前 1 d,浇透水一次。 6.2 定植 6.2.1 整地施肥作畦 定植前 15 d~20 d 整地作畦,要求土壤湿润,施足基肥。每亩(667m2)施三元素复合肥(N-P2O5-K2O: 15-15-15)20 kg~40 kg、腐熟有机肥 1000 kg~1500 kg,后翻耕、作畦,畦宽 1.4 m~1.5 m(连沟), 畦高 0.25 m~0.3 m,沟宽 0.6 m。 6.2.2 铺滴灌带、盖地膜 铺设滴灌带,每畦 2 条。畦面覆盖地膜,闭棚提温。 6.2.3 定植时间 2 月上中旬,选择晴暖天气及时定植。 6.2.4 定植密度 双行定植,每穴种 1 株,株距 40 cm,每亩(667m2)定植 2000 株~2200 株。 6.2.5 定植方法 在地膜上开一个直径为 8 cm~10 cm 左右的定植口,小心取出穴盘苗放入定植孔,用细泥护苗,使 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穴盘苗基质与土面齐平,并调整滴灌管位置,使其距秧苗基部 5 cm~8 cm;定 2 DB3308/T 037—2017 植后浇透定根水,用泥土封闭定植孔。 6.3 田间管理 6.3.1 温度管理 缓苗前密闭大棚 2 d~4 d,保持白天 25℃~28℃,最高温度不超过 30℃;保持夜间温度 10℃~20℃, 最低温度不低于 8℃。通过通风、覆盖等措施调整温度。 6.3.2 植株调整 门椒以下的侧枝(芽)长 5 cm 以上时及时抹除,在畦四周打桩拉绳,并及时调整绳子高度,防止 植株倒伏。 6.3.3 水肥管理 定植缓苗后保持土壤湿润。补水时间选择晴天上午,具体浇水量应视土壤墒情和天气情况而定。4 月下旬,叶面喷施钙肥,每隔 7 d 喷 1 次,连用 3 次。果实采收期间每隔 15 d~20 d,根据植株长势, 每亩(667 ㎡)用滴灌追施 3 kg~5 kg 的中氮、低磷、高钾(15:10:30 或类似产品)水溶肥,追施浓 度 300 倍~500 倍。 7 秋季栽培技术 7.1 育苗 7.1.1 苗床的选择 选择排灌方便、通风良好的地块。 7.1.2 育苗容器 采用 50 孔穴盘。 7.1.3 育苗基质准备 采用商品专用育苗基质,播种前先预湿,基质含水量 30%~35%,干湿程度以手捏成团、落地即 散为宜。 7.1.4 苗床准备 育苗前将苗床整理平整、压实,苗床宽度 1.15 m~1.2 m,铺设园艺地布,每床并排横放两张穴盘。 7.1.5 浸种处理 采用温汤浸种或高锰酸钾浸种处理。温汤浸种:将干种子放入 55℃~60℃温水中,并不断搅拌, 保持水温浸泡 15 min~20 min,然后冷却至室温,持续浸种 4 h~5 h 后,晾干待播;高锰酸钾浸种:先 用清水浸种 4 h~5 h,捞出,将种子放入 0.1%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 15 min~20 min,用清水冲洗干净, 晾干待播。 7.1.6 播种 7.1.6.1 播种时间 7 月上中旬。 7.1.6.2 育苗基质装盘 播种前将预湿好的育苗基质装盘,盘内基质应保持每穴均匀一致,不架空,不过紧,松紧适中。 7.1.6.3 播种量与播种方法 每亩(667m2)定植地需种子 25 g~30 g。将经过处理的种子播入穴盘,每孔播1粒,用蛭石和基 质 1:1 的混合物覆盖 0.8~1 cm 厚,浇透水,穴盘上贴面覆盖遮阳网 1 层~2 层。 7.1.7 苗期管理 7.1.7.1 温度管理 3 DB3308/T 03

pdf文档 DB3308-T 037-2017 白辣椒设施栽培技术规范 衢州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308-T 037-2017 白辣椒设施栽培技术规范 衢州市 第 1 页 DB3308-T 037-2017 白辣椒设施栽培技术规范 衢州市 第 2 页 DB3308-T 037-2017 白辣椒设施栽培技术规范 衢州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09-30 13:45:02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