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 S 67.140.10 C C S X 55 5 1 1 1 四 川 省 ( 乐 山 市 ) 地 方 标 准 DB5111/T 17—2021 乐山市出口绿茶 眉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 T ech nicalregul ationsforproductionand processingofL e sh anexportG reentea- M ee tea 2021-12-30 发布 2022-01-01 实施 乐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5111/T 17—2021 目 次 前言........................................................................................................................................................ II 1 2 3 4 5 6 7 范围.....................................................................................................................................................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术语和定义..........................................................................................................................................1 原料种植............................................................................................................................................. 1 出口眉茶加工...................................................................................................................................... 3 产品质量管理...................................................................................................................................... 4 产品的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储存............................................................................................. 4 I DB5111/T 17—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乐山市夹江县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文件由乐山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夹江县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夹江县茶叶协会、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乐山市茶 产业发展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袁超、方义开、马建荣、王强兵、张丽群、邓济承、曹丽、高婧斐、梁琪惠、 杨爽、杨子威、程俐。 II DB5111/T 17—2021 乐山市出口绿茶 眉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乐山市出口眉茶的术语和定义、原料种植、出口眉茶加工、产品质量管理、产品的标 志、标签、包装、运输和储存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乐山地区出口眉茶原料的种植和加工等环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11767 茶树种苗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 15618-20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 30375 茶叶贮存 GB/T 32742 眉茶生产加工技术规范 GH/T 1070 茶叶包装通则 GH/T 1077-2011 茶叶加工技术规程 NY/T 225 机械化采茶技术规程 NY 525 有机肥料 NY/T 5018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出口眉茶 Export Mee tea 以茶树鲜叶为原料经初、精制加工而成销往国外的条形炒青绿茶。 4 4.1 原料种植 建园 1 DB5111/T 17—2021 4.1.1 产地环境 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的规定。 农田灌溉水质量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 土壤质量应符合GB 15618的规定。 4.1.2 茶园建设 4.1.2.1 茶园开垦 平地和15°以下的缓坡地,宜等高开垦,15°~25°的坡地应建成内倾等高梯级园地,25°以上的 坡地不宜开梯。有效土层厚度应不低于50 cm。 4.1.2.2 品种选择 种苗应选用经国家或省级审定、鉴定、登记的品种,宜推广无性系品种,种苗质量应符合GB 11767 中Ⅰ、Ⅱ级的规定。 从国内外引进或调出种苗时,应进行植物检疫,不得将危险性的病虫草随种苗带入或带出。 选择茶树品种应能适应乐山地区气候、土壤及满足出口眉茶生产需求,宜选择发芽整齐、生长势旺、 直立性好、持嫩性强的品种。 4.1.2.3 栽植规格 2 新垦及改植的平地、缓坡茶园,条栽,行距180 cm~200 cm,每667 m 栽植3500 株~4000 株。 4.1.2.4 树冠要求 树冠应保持绿叶层厚度10 cm~20 cm、叶面积指数3~4;树冠呈水平状或略呈弧形;树冠面应平整, 防止枝干撕裂;树冠宽幅100 cm~120 cm为宜;茶树树高80 cm~90 cm,树冠间保留15 cm~20 cm 操 作道。 4.2 4.2.1 土壤管理 耕作施肥 浅耕追肥结合人工锄草进行,1年3 次~4 次,第1 次春茶前即越冬芽萌动前15 d左右;第2 次在 春茶采摘后;之后每采收一次夏秋茶应浅耕1 次。浅耕后追肥1 次。 深耕每年1 次或隔年1 次,以9 月~11 月为最佳时期。深耕深度通常在30 cm左右。采用人工和机 械的方法清除茶园中杂草,不得使用化学除草剂。 4.2.2 施肥方法 2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结合深耕开沟施入,施肥深度20 cm以上。每667 m 施饼肥或商品有机肥400 kg~ 500 kg或腐熟的农家肥2000 kg~2500 kg,配合施入磷钾肥,有机肥应满足NY 525的规定。 2 追肥每年2 次~4 次,每次采摘前20 d~40 d结合浅耕施入高氮复合肥,每年每667 m 追肥施入纯 氮量不超过60 kg。施肥后及时盖土。 4.2.3 2 间作绿肥 DB5111/T 17—2021 裸露的幼龄或台刈改造茶园,种植绿肥作物。选用矮生、匍匐或半匍匐型、根系浅、生长快的绿肥, 并及时翻耕,提高土壤肥力。 4.3 整形修剪 参照NY/T 225相关规定执行。 4.4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参照NY/T 5018相关规定执行。 4.5 采摘 4.5.1 采摘方式 宜机械化采摘。 4.5.2 采摘标准 新梢1芽4叶内、长度不超过15 cm。 4.5.3 茶园养护 连续3 年~4 年多轮机采后,应减少采摘轮次或停采。 加大有机肥及磷、钾肥施入量。 5 出口眉茶加工 5.1 生产加工条件 加工过程中的场所、人员设备和用具的要求应符合GB 14881和GH/T 1077-2011的规定。 5.2 加工工艺流程 初制加工工艺:摊青→杀青→揉捻→二青→冷却回潮→二次揉捻→三青→辉锅。 精制加工工艺:毛茶归堆→熟做→分路取料→车色→紧门→拼配。 5.3 5.3.1 初制 摊青 鲜叶摊放场所应清洁卫生、阴凉、空气流通、避免阳光直射。摊放厚度低于80 cm,通风,雨水叶 薄摊,摊青时间在3 h以内,摊青后鲜叶应及时加工,避免与地面直接接触。 5.3.2 杀青 采用连续式滚筒杀青机,温度控制在300 ℃~480 ℃,杀青时间5 min~8 min,杀青叶含水量控制 在60%~65%。 5.3.3 揉捻 3 DB5111/T 17—2021 杀青完成后随即揉捻,采用中小型揉捻机揉捻,加压遵循“轻—重—轻”的原则,做到芽叶完整不 断碎、不松、不扁、成条,成条率不低于60%。 5.3.4 二青 采用动态烘干机,温度160 ℃~180 ℃,烘干时间3 min~5 min,含水量控制在40%~45%。 5.3.5 冷却回潮 常温下回潮,时间30 min~60 min。 5.3.6 二次揉捻 采用中小型揉捻机揉捻,根据叶片老嫩程度不同,揉捻时间1 h~1.5 h,成条率不低于85%。揉捻 时,参照GH/T 1077-2011中7.3.3的规定,可适量添加白糖,添加量为投入鲜叶量的2.5%以内。 5.3.7 三青 用动态烘干机,温度120 ℃左右,烘干时间2 min,叶含水量控制在23%左右。 5.3.8 辉锅 采用瓶炒机,投叶量根据设备型号而定,初始进锅温度120 ℃~140 ℃,投料后1.5 h~2 h之间逐 渐降温,最终温度控制在80 ℃左右。叶片颜色灰白、梗叶分离、含水量低于7%。 5.4 精制 5.4.1 毛茶的验收、标识和贮存 参照GB/T 32742的相关要求执行。 5.4.2 毛茶原料加工定级 参照GB/T 32742的相关要求执行。 5.4.3 分路加工 可分本身路、长身路、圆身路、轻身路和筋梗路五路取料加工。加工流程参照如下进行: a) 本身路:毛茶→归堆→抖筛→分筛→风选→拣剔→车色→撩筛→紧门→复火干
DB5111-T 17-2021 乐山市出口绿茶 眉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 乐山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9 22:04:0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