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专利文库
(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111589305.7 (22)申请日 2021.12.23 (71)申请人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519180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井岸镇 珠峰大道 209号 (72)发明人 陈申 周乔 宫成 白守富  熊家庚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 1205 代理人 杨泽 黄健 (51)Int.Cl. H01M 4/04(2006.01) H01M 4/13(2010.01) H01M 10/0525(2010.01) H01M 50/533(2021.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极片及电池 (57)摘要 本发明申请提供一种极片及电池, 该极片包 括集流体和位于集流体相对两面上的活性层, 集 流体包括第一区和位于第一区两侧的第二区, 活 性层包括与第一区相对应的第一部分和与第二 区相对应的第二部分, 且第二部分的厚度小于第 一部分的厚度, 还包括导电层, 导电层位于第二 部分与集流体之间。 导电层具有一定的厚度, 能 够提高第二部分的高度, 减小了第二区内的涂层 与第一区内的涂层间厚度的差异, 从而改善了电 芯存在的界面不一的问题, 缩短了电芯边缘正负 极的距离, 也即缩短了离子的路径, 加快了离子 在正负极之间的扩散速度, 从而提高了电池的能 量密度, 提升 了电池的容 量。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附图2页 CN 114335407 A 2022.04.12 CN 114335407 A 1.一种极片,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集 流体和分别位于所述 集流体相对两面上的活性层; 所述集流体包括第 一区和位于所述第 一区两侧的第 二区, 所述活性层包括第 一部分和 第二部分, 所述第一部 分与所述第一区相对应, 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二区相对应, 且所述 第二部分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厚度; 还包括导电层, 所述 导电层位于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 集流体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层和所述第 二部分的厚度之和与 所述第一部分的厚度的比值大于等于 0.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层和所述第 二部分的厚度之和等 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极片,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绝缘层, 所述绝缘层位于所 述集流体上, 且所述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二区背向所述第一区的一侧, 部分所述绝缘层与所 述导电层、 所述第二部分重 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片,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多个极耳, 多个所述极耳沿着所述 极片的长度方向分布, 部分所述 绝缘层位于所述极耳 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层背向所述第 一部分的一侧侧面 与所述集流体之间呈锐角设置 。 7.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极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层包括粘接层和位于所述 粘接层内的导电体; 所述导电体为非金属导电体, 所述非金属导电体至少包括 碳导电体。 8.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极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二部分的厚度与所述第一部 分的厚度比值 为0.1‑0.9; 和/或, 所述 导电层的厚度与所述第一部分的厚度比值 为0.1~0.9。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与所述第 一部分的厚度 的比值小于 0.8。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层与所述导电层、 所述第 二部分 的重叠区域宽度小于2m m。 11.一种电池, 其特征在于, 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芯, 所述电芯包括正极 极片、 隔膜和负极 极片, 所述隔膜位于所述 正极极片和所述负极 极片之间; 所述正极极片和所述负极 极片中至少一个为上述权利要求1 ‑10任一所述的极片。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4335407 A 2一种极片及电池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电池结构技 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极片及电池。 背景技术 [0002]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 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 在 充放电过程中, 锂离子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 充电时, 锂离子从正极脱嵌, 经过 电解质嵌入负极, 负极处于富锂状态; 放电时则相反。 锂离子电池因具有高能量密度、 高电 压平台、 小体积、 长寿命、 无记忆效应、 自放电率低和环 境友好等优势, 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终 端行业、 新能源行业以及储能行业 等。 [0003]锂离子电池通常包括壳体和电芯, 电芯位于壳体内, 壳体内充满电解液, 电芯包括 有正极极片、 隔膜和负极极片, 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均包括有集流体和涂覆在集流体相对 两面上的活性层, 其中, 正极极片上涂覆有正极活性材料层, 负极极片上涂覆有负极活性材 料层, 活性层用于在电解液中发生化学反应, 以生成电能。 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之间具有隔 膜, 三者层叠后可以形成层叠式电芯, 或者, 三 者层叠后可以卷绕形成卷绕 式电芯。 [0004]然而, 由于活性层涂布工艺, 使活性层包括涂覆区和位于涂覆区两侧的减薄区, 减 薄区厚度较涂覆区减薄, 形成的电芯在化成时, 会使电芯顶部和底部存在界面不良(与中部 厚薄不一)的问题, 导 致正负极极片边缘离子距离路径太长, 影响电池容 量。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提供一种极片及电池, 以解决现有电芯顶部和底部存在界面不良, 而导致 正负极片边 缘离子距离路径较长, 影响电池容 量的问题。 [0006]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极片, 包括: 集流体和 分别位于所述集流体相对两面 上的活性层; [0007]所述集流体包括第一区和位于所述第一区两侧的第二区, 所述活性层包括第一部 分和第二部 分, 所述第一部 分与所述第一区相对应, 所述第二部 分与所述第二区相对应, 且 所述第二部分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厚度; [0008]还包括导电层, 所述 导电层位于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 集流体之间。 [0009]通过在第二部分与集流体之间增加导电层, 导电层不会影响离子的导电能力, 而 导电层具有一定的厚度, 能够提高第二部分的高度(第二部分与集流体之间的距离), 也即 能够提高第二区内活性层的厚度, 减小第二区内的涂层与第一区内的涂层 间厚度的差异, 形成电芯后, 改善了电芯存在的界面不一的问题, 缩短了电芯边缘正负极的距离, 也即缩短 了离子的路径, 加快了离子在正负极之 间的扩散速度, 从而提高了电池的能量密度, 提升电 池的容量。 [0010]而且缩短离子 的移动路径, 加快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扩散速度, 也有助于减少或 避免边缘析锂的现象, 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 同时, 导电层的厚度可控制, 这样就能够控制 边缘的第二区内涂层的厚度, 也即可以控制极片边缘面密度, 也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电池能说 明 书 1/7 页 3 CN 114335407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极片及电池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极片及电池 第 1 页 专利 一种极片及电池 第 2 页 专利 一种极片及电池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20:12:25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