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专利文库
(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111579750.5 (22)申请日 2021.12.2 2 (71)申请人 博路天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053300 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 工业区 (72)发明人 弓景耀 李轶  (74)专利代理 机构 河北捷风专利代理事务所 (特殊普通 合伙) 13167 代理人 安文龙 (51)Int.Cl. H01M 4/36(2006.01) H01M 4/485(2010.01) H01M 4/583(2010.01) H01M 10/0525(2010.01) D01D 5/3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新型碳硅负极材 料的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负极材料技术领域, 提出了一种 新型碳硅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S1、 将硅烷偶联剂、 锂盐、 碳源、 表面活性剂、 聚丙 烯腈与溶剂混合搅拌, 制备内轴纺丝 液; S2、 将金 属盐溶液与聚乙烯吡咯烷酮 搅拌, 制备外轴纺丝 液; S3、 对所述内轴纺丝液和所述外轴纺丝液进 行纺丝制备得到前驱体; S4、 将所述前驱体在惰 性气氛或还原性气氛中烧结, 形成所述碳硅负极 材料。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 充放电效率 不高, 循环性能较 差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114284479 A 2022.04.05 CN 114284479 A 1.一种新型碳硅负极材 料的制备 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S1、 将硅烷偶联剂、 锂盐、 碳源、 表面活性剂、 聚丙烯腈与溶剂混合搅拌, 制备内轴纺丝 液; S2、 将金属盐溶 液与聚乙烯吡咯烷酮搅拌, 制备外轴纺丝液; S3、 对所述内轴纺丝液和所述外轴纺丝液进行 纺丝制备 得到前驱体; S4、 将所述前驱体在惰性气氛或还原性气氛中烧结, 形成所述 碳硅负极材 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碳硅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硅烷偶 联剂为氨基硅烷、 环氧基硅烷、 硫基硅烷、 甲基丙烯酰氧基硅烷、 乙烯基硅烷、 脲基硅烷、 异 氰酸酯基硅烷、 正硅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碳硅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锂盐为 醋酸锂和/或氢 氧化锂, 所述有机碳源为聚乙二醇、 酚醛树脂、 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碳硅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面活 性剂为十六烷基溴化铵、 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硬脂基三甲基溴化铵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碳硅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1 中溶剂为水、 二甲基甲酰胺、 异丙醇、 冰醋酸、 无 水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碳硅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1 中硅烷偶联剂、 锂盐、 碳源、 表面活性剂、 聚丙烯腈与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5~20ml): (0.l ~1g): (0.l~1g): (0.l~1g): (0.l~1g): (10 0ml~500m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碳硅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2 中金属盐溶 液所用溶剂为水、 异丙醇、 酒精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碳硅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2 中, 金属盐为异丙醇铝、 钛 酸丁酯、 醋酸锌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碳硅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2 中, 金属盐与溶剂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体积比为(5~20ml):(100~500ml):(0.5~ 2g)。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碳硅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S4中, 烧结温度为6 00℃~900℃, 时间6 0min~180mi n。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4284479 A 2一种新型碳硅负极材料的制备方 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负极材 料技术领域, 具体的, 涉及一种新型碳硅负极材 料的制备 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在实际应用中新能源汽车对续航里程要求的不断提高, 动力电池相关材料也 向着提供更高能量密度的方向发展。 传统锂离子电池的石墨负极已经无法满足现有需求, 高能量密度负极材 料成为研究追逐的新热点。 [0003]硅基材料负极由于丰富的储量和超高的理论比容量(38 40mAh/g)正逐渐成为电池 企业和锂电材料改善负极的最优先选择, 是最具潜力的下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之一。 但是, 硅材料作为电池负极材料存在较为明显的缺点: 第一, 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引起硅体积 膨胀100%~300%, 巨大的体积效应使得SEI膜不断遭到破坏, 锂离子电池的容量不断降 低, 循环衰减严重, 导致寿命降低; 第二, 硅为半导体, 导电性比石墨差很多, 导致锂离子脱 嵌过程中不可逆程度大, 进一步降低了其首次库伦效率, 硅基材料嵌锂后形成Li22Si5合金 相, 在脱/嵌锂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体积膨胀(高达300%), 易导致活性物质产生裂纹甚至粉 化, 破坏活性物质之间及其与集流体的电接触, 循环寿命大大缩减。 与单质硅相比, 硅氧化 物在循环过程中显示出小的体积 变化, 并且在第一次锂化过程中原 位产生的氧化锂和硅酸 锂等副产物可以缓冲体积变化并改善循环的稳定性。 然而, SiOx基负极材料在第一次循环 中SiO会不 可逆的消耗Li+生成Li2O和硅酸锂盐, 导致硅氧化物的初始库仑效率(首次库伦效 率)相对较低。 [0004]碳质负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变化较小, 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能, 而且碳 质负极材料本身是离子与电子的混合导体; 另外, 硅与碳化学性质相 近, 二者能紧密结合, 因此碳常用作与硅复合的首选基质。 在Si/C复合体系中, Si颗粒作为活性物质, 提供储锂容 量; C既能缓冲充放电过程中硅负极的体积变化, 又能改善Si质材料的导电性, 还能避免Si 颗粒在充放电循环中发生团聚。 因此Si/C复合材料综合了二者的优点, 表现出高比容量和 较长循环寿命, 有望代替石墨成为新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目前硅碳负极包覆方法一 般将硅粉与固态碳源加入混合机中混合, 将含包覆层的混合物在惰性气氛下进行焙烧, 以 得到碳包覆的硅基复合材料, 再将其与石墨材料进行混合得到硅碳负极材料, 这种包覆方 法制备得到的硅碳负极材 料的首次充放电效率 不高, 循环性能较差 。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碳硅负极材 料的制备 方法, 解决了相关技 术中的上述问题。 [0006]本发明的技 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新型碳硅负极材 料的制备 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 将硅烷偶联剂、 锂盐、 碳源、 表面活性剂、 聚丙烯腈与溶剂混合搅拌, 制备内轴 纺丝液; [0009]S2、 将金属盐溶 液与聚乙烯吡咯烷酮搅拌, 制备外轴纺丝液;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14284479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新型碳硅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新型碳硅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第 1 页 专利 一种新型碳硅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第 2 页 专利 一种新型碳硅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20:12:1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