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专利文库
ICS 65.020.01 CCS  B  05DB23 DB23/T 3518—2023 山杏种质资源调查及评价技术规程 2023-07-021发布 2023-08-20 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 3518 —2023 Ⅰ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省自然资源权益调查监测院、哈尔滨丘禾景观 设计有限公司、桦南县柳毛河林场、黑龙江肇源沿江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中心、哈尔滨易成电气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妍妍、吕跃东、卢慧颖、王妍、何广军、唐志亮、于琳琳、庄园、刘瑞东、 李智伟、吴国峰、刘会锋、韩乐乐、陈兴玉。 DB23/T 3518 —2023 1山杏种质资源调查及评价技术规程 1范 围 本文件规定了山杏( Prunus sibirica L.)种质资源的调查内容、调查方法、种质资源评价和技 术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山杏种质资源调查及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0452 仁用杏杏仁质量等级NY/T 1306 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 杏NY/T 2028 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评价规范 杏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调查内容4.1 立地因子 调查记载内容见附录A。 4.2植物学性状 调查记载内容见附录B。 4.3 物候期 按NY/T 1306的规定执行。 5 调查方法 5.1 调查准备 查前,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有关文件、技术规程与有关基础知识,统一技术要求,通过短期培训及试 点,掌握外业、内业的工作程序与技术要求、外业工作的安全常识。查阅山杏基础生物学特征、实地照片影像;同时查阅所需要调查地区的森林档案、林相图等相关资料。制定调查实施方案,准备调查所需的仪器设备和表格资料等。 DB23/T 3518 —2023 25.2 外业调查 5.2.1 访问调查 通过走访山杏重点分布区县、乡林业部门的技术人员和当地林农,了解野生和栽培山杏资源及优特 资源的分布情况,掌握山杏种质资源基础信息。 5.2.2 样线调查 确定当地需要调查的山杏种质资源的基础信息,实地踏查,按照自然环境因子的变化和山杏种质资 源的分布,选择有代表性的路线,对山杏种质资源进行调查。填写表C.1。 5.2.3 样方调查 对山杏种质资源所在群体进行样方调查,每个群体设置3块标准地,根据群体大小设置标准地面积 50 m2~400 m2,正方形或长方形,对样方内的山杏单株进行每木调查。填写表D.1。 5.2.4 单株调查 对附表B的内容进行调查。填写附表E。 5.2.5 物候期调查 对4.3的内容进行调查。填写表F 5.3 调查技术质量要求 各项定量调查因子,包括经纬度、坡度、海拔、树龄、树高、地径、冠幅等,测量误差要求<5%。 误差允许范围之内者,以调查值为准;反之,则以检(抽)查值为准。种质鉴定正确率≥95%;调查因子正确率≥95%;种质信息漏登率<5%。 5.4 内业整理 5.4.1 材料整理 对外业调查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和数据分析,如发现数据缺失或异常等问题,进行补充调查,将外 业调 5.4.2 影像整理 影像资料应反映山杏种质资源整体情况及优特性状。在影像资料中注明拍摄地点、地理坐标、拍摄 时间、拍摄部位,同时进行编号,与对应的外业调查表的编号相一致。将影像资料附于对应的外业调查表中。同时保存电子版和纸质版文件。 5.4.3 标本整理 检查标本制作情况,妥善保存并组织鉴定。 6 种质资源评价 6.1 丰产类型 6.1.1 区域群体产量确定 DB23/T 3518 —2023 3选取有代表性的山杏林分进行样方调查, 计算单株产核量, 统计群体平均值 (m)、群体标准差( s)、 变异系数( cv)等。产核量 a(g/m2)计算公式 (1): ܾ=ܽ×ܿ×݀×݁ ݂ 式中: b:标准枝果个数 ; c:单株含标准枝的个数 ; d:平均单果重 ; e:出核率 ; f:树冠垂直投影面积。 6.1.2 丰产优良单株初选标准 10 m半径范围内结实量明显大于邻株、树势健壮、树形整齐、树冠开张、无严重病虫害、冠幅大于 2m的非林缘植株,且单株产核量多于山杏群体平均单株产核量,确定为初选丰产优株。 6.1.3 丰产优良单株复选标准 第2年对初选丰产优株的产核量继续进行测定,以两年平均单株产核量作为丰产指标,如果比复选 标准X 复选值大,即确定为复选丰产优株。X 复选值计算公式( 2): X复选=m+cs 式中m:群体平均数;c:1/100选择概率下的c值;s:群体标准差。 6.1.4 丰产优良单株决选标准 第3年对复选丰产优株的产核量继续进行测定,以三年平均单株产核量作为丰产指标,如果比决选 标准X 决选值大,即确定为决选丰产优株。X 决选值计算公式(3): X决选=m+cs 式中m:群体平均数;c:1/2000选择概率下的c值;s:群体标准差。 6.2 晚花类型 观察同一坡向、同一坡位的山杏个体盛花期,比山杏群体盛花期晚7 d以上的山杏植株确定为初选 晚花类型。经多年连续观测,晚花特性稳定,确定为晚花山杏。 6.3 抗逆型 根据附表 B中1a生枝和病虫害果实调查结果, 1a生枝条未出现冻死的为抗冻型山杏;果实未出现 病害的为抗病型山杏。 6.4 甜仁类型 应符合 GB/T 20452 的规定。 DB23/T 3518 —2023 46.5 特异类型 应符合 NY/T 2028的规定。 7 技术档案 应建立技术档案,内容包括:调查内容、调查方法及种质资源评价等。 DB23/T 3518 —2023 5附录A (资料性) 山杏种质资源调查立地因子描述表 A.1 山杏种质资源调查立地因子描述见表A.1 表A.1 山杏种质资源调查立地因子描述表 序号 调查内容 调查指标 调查因子描述 1 调查地点地理 位置(1)省 (2)县(市、区) (3)乡(林场) (4)村(工区) (5)林班 (6)小班 (7)地理坐标。 2地形因子地貌 类型(1)高山 (2)中山 (3)低山 (4)丘陵 (5)平原。 坡向(1)北坡:方位角337.5°~360°,0°~22.5°; (2)东北坡:方位角22.5°~ 67.5°; (3)东坡:方位角67.5°~112.5°; (4)东南坡:方位角112.5°~157.5°; (5)南坡:方位角157.5°~202.5°; (6)西南坡:方位角202.5°~247.5°; (7)西坡:方位角247.5°~292.5°; (8)西北坡:方位角292.5°~337.5°; (9)无坡向:坡度<5°。 坡度(1)Ⅰ级为平坡<5°; (2)Ⅱ级为缓坡5°~15°; (3)Ⅲ级为斜坡15°~25°; (4)Ⅳ级为陡坡25°~35°; (5)Ⅴ级为急坡35°~45°; (6)Ⅵ级为险坡45°以上。 坡位 (1)山脊 (2)上腹 (3)中腹 (4)下腹 (5)山谷 (6)平地。 海拔 单位 m。 3土壤因子土壤 类型根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记载到土类。 土层 厚度(1)土层≥60 cm:厚; (2)土层30 cm~59 cm:中; (3)土层<30 cm:薄。 土壤 质地(1)砂土 (2)砂壤土 (3)轻壤土 (4)中壤土 (5)重壤土 (6)粘土。 4 植被因子植物 种类主要植物种类(建群种、优势种)及多度、盖度等。 5 气象因子因子 类型(1)日照时数(h) (2)年均温度(℃) (3)最高温度(℃) (4)最低温度(℃) (5)积温(℃) (6)降水量(mm) (7)无霜期(d)。 DB23/T 3518 —2023 6附录B (资料性) 山杏种质资源调查植物学性状描述表 B.1 山杏种质资源调查植物学性状描述见表B.1 表B.1 山杏种质资源调查植物学性状描述表 序号 调查内容 性状 性状描述 1树 体树形 (1)自然开心形 (2)主干形 (3)自然圆头形 (4)灌丛形。 树姿 (1)直立 (2)半开张 (3)开张。 枝条状态 (1)直立 (2)斜生 (3)弯曲 (4)下垂。 2枝一年生枝长度 一年生枝平均长度,单位 cm。 一年生枝粗度 一年生枝平均粗度,单位 cm。一年生枝颜色 (1)绿色 (2)灰褐色 (3)黄褐色 (4)红褐色。一年生枝被毛 (1)疏毛 (2)无毛。 果枝类型(1)长果枝率(长度30 cm以上果枝数占总枝数的百分率) (2)中果枝率(长 度15 cm~30 cm果枝数占总枝数的百分率) (3)短果枝率(长度5 cm~15 cm果枝数占总枝数的百分率) (4)花束状果枝率(长度0 cm~ 5cm果枝数占总枝数的百分率),单位 %。 3叶叶片长度 从叶基切线至叶尖基部的长度,单位为 cm。 叶片宽度 叶片最宽处的长度,单位为 cm。 叶形指数 叶片长/宽的比值。 叶柄长度 叶柄的长度,单位为 cm。 叶柄粗度 叶柄的粗细程度,单位为 mm。 叶柄腺体数量 (1)1个 (2)2个 (3)3个 (4)无。 叶片颜色 (1)浅绿色 (2)绿色 (3)深绿色 (4)紫红色。 叶片形状 (1)卵圆形 (2)倒卵圆形 (3)圆形 (4)椭圆形。 叶基形状 (1)楔形

pdf文档 DB23-T 3518—2023 山杏种质资源调查及评价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3-T 3518—2023 山杏种质资源调查及评价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第 1 页 DB23-T 3518—2023 山杏种质资源调查及评价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第 2 页 DB23-T 3518—2023 山杏种质资源调查及评价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8-26 23:40:09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