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专利文库
ICS 65.020.01 CCS B 05 DB23 黑 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23/T 3528—2023 黄芩与油莎豆间作保苗培肥 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 2023-07-21发布 2023-08-20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23/T 3528 —2023 I 前前言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东北农业大学、庆安国有林场管理局苗圃、庆安国有林场管理局新青山林场、庆 安国有林场管理局金沟林场、东宁市闹枝沟种子林林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胡国富、冯丹、王翀、孟庆禹、孙艳红、张攀、梅琳琳、林宇龙、徐丽君、王 可心。 DB23/T 3528 —2023 1 黄芩与油莎豆间作保苗培肥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黄芩(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与油莎豆( Cyperus esculentus L.)间作保苗培肥 标准化栽培的环境条件、选地、整地与施底肥、品种选择与播种材料处理、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和生 产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黄芩、油莎豆间作保苗培肥标准化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063 复合肥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田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DB23/T 2697 寒地油莎豆栽培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环境条件 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的规定,农田灌溉水质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 15618的规定。 5 选地、整地与施底肥 5.1 选地 宜选择地势平坦高燥、排渗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地块。前茬作物未使用高残留除草剂。 5.2 整地与施底肥 DB23/T 3528 —2023 2 深翻25 cm~30 cm后耙细整平;夹肥起垄,垄宽50 cm,垄高10 cm~12 cm,施入腐熟有机肥30000 kg/hm2~45000 kg/hm2、磷肥(P 2O5)75 kg/hm2~90 kg/hm2、钾肥(K 2O)60 kg/hm2~80 kg/hm2,肥料 的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 6 品种选择与播种材料处理 6.1 品种选择 选择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优质、丰产、抗逆性强的黄芩和油莎豆品种。黄芩种子质量应达到发芽率 ≥85%、净度≥80%、水分≤8.5%的要求;油莎豆块茎质量应达到发芽率≥90%、净度≥95%、水分≤12% 的要求。 6.2 播种材料处理 6.2.1 油莎豆块茎处理 按 DB23/T 2697的规定执行。 6.2.2 黄芩种子处理 用40 ℃~50 ℃温水浸种, 待水温降至室温后, 将种子装入网袋, 放置在15 ℃~20 ℃的室内4 d~ 5 d,种子裂口后即可播种。 7 播种 7.1 播种时间 当土壤5 cm深耕层地温稳定通过10 ℃时,可播种黄芩和油莎豆。 7.2 播种量 黄芩种子播种量为(15~22.5)kg/hm2;油莎豆块茎播种量为(90~112.5)kg/hm2。 7.3 播种深度 黄芩播深宜在 1 cm~2 cm,油莎豆播深在 3 cm~5 cm。 7.4 播种方式 按三垄油莎豆、一垄黄芩的比例间作直播,垄距 50 cm,黄芩为垄上双行,小行间距 10 cm~15 cm。 播后镇压。 7.5 黄芩种苗移栽 第二年春季,在黄芩芽胞萌动前起苗,移栽至原油莎豆垄上和原黄芩育苗垄。开沟深25 cm,种苗 芽头向上栽种,半封土、提苗、浇定植水和封土。垄上双行定苗,小行间距15 cm、株距 5 cm~8 cm。 8 田间管理 8.1 追肥 DB23/T 3528 —2023 3 每年 6 月~7 月植株生长盛期,追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15-15)150 kg/hm2~225 kg/hm2,肥 料的使用应符合 GB 15063的规定。 8.2 杂草防除 优先使用机械和人工除草,必须使用化学除草时,农药的使用应符合 GB/T 8321和 NY/T 1276 的规定。 8.2.1 苗前化学除草 苗前宜选用乙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单剂或混剂,对油莎豆和黄芩同时进行封闭除草。 8.2.2 苗后化学除草 当油莎豆植株长到10 cm~20 cm时,可用24 % 烯草酮乳油结合胺草醚除草。 8.3 病虫害防治 8.3.1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优先使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态和生物防治,化学防 治时,农药使用应符合 GB/T 8321 和NY/T 1276 的规定。 8.3.2 主要病害 油莎豆病害防治按 DB23/T 2697的规定执行。黄芩病害防治:根腐病采用20%噁霉•乙蒜素防治;叶 斑病采用波尔多液或10%苯醚甲环銼防治; 灰霉病采用50%的啶酰菌胺悬浮剂或30%啶菌•乙霉威悬浮剂或 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防治。 8.3.2 主要虫害 油莎豆虫害防治按 DB23/T 2697的规定执行。黄芩虫害防治:蛴螬采用25%辛硫磷胶囊剂或50%辛硫 磷乳油拌饵防治;黄芩舞毒蛾采用5%甲维盐水分散颗粒剂3000倍液叶面喷雾防治。 8.4 中耕 第一年,当黄芩出苗 2 cm~3 cm、油莎豆株高 5 cm~8 cm时,进行浅耕除草。每年春季返青前应 清除干枯植株,封垄前进行中耕除草。 8.5 打顶 在结蕾期和开花之前去除花蕾。 9 收获 9.1 油莎豆收获及还田 油莎豆头茬草在株高超过 60 cm以上时刈割;二茬草在生长末期切碎还田,与其地下块茎一并作为 绿肥。 9.2 黄芩收获

pdf文档 DB23-T 3528—2023 黄岑与油莎豆间作保苗培肥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3-T 3528—2023 黄岑与油莎豆间作保苗培肥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第 1 页 DB23-T 3528—2023 黄岑与油莎豆间作保苗培肥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第 2 页 DB23-T 3528—2023 黄岑与油莎豆间作保苗培肥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8-26 23:40:08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